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机器人改变一切?家电领域从制造转型“智造”

2016年09月14 09:48:16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短短几年,海尔、美的、格力、长虹、TCL等家电巨头,通过自身的直接投资手段,进入机器人产业。要么是直接制造、销售机器人,要么是布局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从而拉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对智能制造深度跨界、布局和转型。

家电制造业为何扎堆布局工业机器人?

有分析认为,家电历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力成本大幅增加、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精密制造提升等客观因素推动下,工业机器人在家电领域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

事实上,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全球制造业转移密切相关,工业4.0时代,家电生产的高度智能化、柔性化成为共识。尤其是中国庞大的制造业需要向自动化转型,机器人替代人工将是许多企业的选择。

当家电企业意识到,机器人是推动他们自身转型的关键,那么他们进军这一行业就不难理解了。

此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主要依赖于汽车行业。但如今,电子、物流等行业的机器人安装数量增长很快,这也意味着工业机器人正不断向一般制造业延伸。有业内人士指出,相比其他消费电子行业,家电行业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最有可能继汽车工业之后,成为下一个广泛应用机器人的行业。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服务机器人在全球的销售额,预计2017年将达到189亿元,复合增长率37%。据测算,未来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域总需求将达126-339万台,市场容量达数千亿元规模。

此外,目前家电业进入低迷期,在业务多元化需求背景下,企业在追赶产业升级的风口。有分析指出,中国家电巨头今后的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布局和自主话语权体系打造,至关重要。而拥有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协同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

中国机器人产业大而不强困扰家电行业

当前很多中国家电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属于典型的大而不强,核心技术都在外资企业手中,中国只是承担了贸易商的角色。想借此超车,后期动力是不是强劲?

日前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对外宣布,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比上年增长12%,达到24.8万台,连续3年创出历史新高。

其中亚洲需求旺盛,销往中国、韩国、日本3个国家的工业机器人为13.9万台,占全球销量的一半以上。按需求来看,电机与电子、金属、橡胶与树脂等行业拉动了整体增速。

按国家来看,中国增长17%,达到6.7万台,连续3年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在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的机器人需求仍然强劲。韩国大幅度增长50%,达到3.7万台,从上年的第4位跃居第2位。日本增长20%,达到3.5万台,排在第3位。包括美国和德国在内,5个国家共占全球需求的75%。

自从智能制造被写进《中国制造2015》后,就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助推中国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2015年,国家工信部还成立了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海尔、海信、长虹等家电企业都入选了。

到了2016年,中国智能制造转向更加扩大了试点,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工信部计划该专项项目要在2017年准备全面推广,努力让智能制造改变当前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作为智能制造重要的支撑力量,工业机器人无疑在中国找到了庞大的市场。家电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骨干,更是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比如格力、美的、海尔等都整合资源成立了专门研究、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公司,未来创维、海信、TCL等企业也将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投入,这将大大改善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然而,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当前机器人产业的“大而不强”,如何真正依靠“智能制造”实现在全球市场的弯道超车,仍然存在悬念和疑问!

家电巨头竞相造机器人野心勃勃

过去很多年以来,对于大量中国的传统家电企业来说,与欧美日韩同行相比,最为缺乏的就是在精益制造上的积累和沉淀。这也造成长期以来中国家电产品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波动起伏不定。而进军并布局机器人产业,系统深入完成对智能制造从机器人到智能产业链的垂直一体化布局,正是掌握智能制造的新钥匙。

对于中国这些家电巨头今后的发展,面向智能制造的布局和自主话语权体系打造,至关重要。而拥有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协同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更值得期待的是,这不仅可以让企业在智能制造上完全掌握自主话语权,还可以在长期布局中探索一条在家电制造业务之外的“量增利长”新支撑点:卖机器人。

面对整个家电产业未来的生产制造智能化转型变革,这已经是一条没有任何悬念的出路。而智能制造的核心就是要推动大量机器人取代人工,成为生产线上的新主角。在这种背景下,家电巨头们的机器人新事业,不仅可以利己,还能利他。无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都是一门新的大生意。

更为重要的是,机器人这个“重资产、重技术、重生态”的新行业,绝对不是一般家电企业可以随便进入的行业。这也直接成为少数巨头的新商业游戏,利润的丰厚性,超出当前家电产业的想象力。

制造面临转型 完成中国智造要几步?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科技+互联网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搭载互联网技术的家电产品更是为家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家电智能化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同时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之路的转型,迫在眉睫。

据专业机构预计,2020年白电、生活电器、厨房电器智能化率将分别达到45%、28%和25%,智能家电未来五年将累计带来1.5万亿元的市场需求。由此可见,未来智能化家电所带来的利润空间是无比巨大的,1.5万亿的市场需求将为整个家电行业的进一步腾飞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有业内专家表示,智能化是家电行业发展的方向。搭载智能化的家电产品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便利服务。对于企业来讲,智能化家电产品的实现,需要技术和理念的双效合一。毫无疑问,智能化的核心便是技术的创新和升级,各大企业们在把握核心技术的同时便将国产家电品牌的综合工艺提升了一个高度。

同时,企业所推出的产品理念也将影响消费者的产品价值取向。在智能化的转型之路上,各大家电企业需要根据市场上消费者的痛点需求来做出相应的产品判断,二者相辅相成方能成就中国家电产品“智”造目标。

除此之外,随着智能家居理念的深入人心,各大智能家电产品之间的智能联合便成为了目前家电企业们所重点考虑的关键点之一。

据悉,智能家居市场将以用户为交互入口通过硬件、软件、服务、内容为消费者提供用水、安全、空气、美食、健康、娱乐、洗护等全方位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但该方案的具体实施还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每一个智能产品在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配合,同时没有统一的互联终端,这就难以实现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和谐合作。美好的蓝图已经勾画好,但是具体的实施过程便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据分析,目前我国的智能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只能通过数据抓取和多设备链接的初级监测和控制阶段,所以技术未能跟上大脑的尴尬现状让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落地更是难上加难。不过,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智能硬件产业逐步走向成熟,元器件技术、互联互通等新兴技术产品化将为中国家电企业的进一步智能化发展提供帮助。

其次,消费者的生活理念还未能形成改变。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些智能化产品形同鸡肋,很多功能“根本没有用”,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消费者人群来说,智能化产品更是成为了他们避而不答的产品话题。小家电产品智能化程度相对于大家电来说,要高出许多。而人们更容易接受小家电产品的智能化理念,大家电很多智能化功能“用处不大”。

消费者对于智能化产品观念的改变也不能够一蹴而就,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显然,消费者观念问题也成为了中国“智”造转型之路上的拦路虎之一。

总结:

机器人这个“重资产、重技术、重生态”的新行业,绝对不是一般家电企业可以随便进入的行业。高门槛也决定了这只能是少数巨头的新商业游戏,利润的丰厚性,超出当前家电产业的想象力。不过从家电业务跨界到机器人产业,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机器人产业强调高技术与高工艺,需要长期的积累,“朝发夕至”几乎不可能;选择并购的企业,之后的整合也存在一定的考验。未来家电制造能否向家电“智造”成功转型?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