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家电巨头“组团”出海 国际大牌指日可待

2016年05月26 10:02:53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最近一段时间,家电企业频频在海外市场发力。5月18日,美的对外宣布,有意通过自愿要约,以每股115欧元的价格收购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公司德国库卡集团的所有股份;一天之后,TCL与埃及家电巨头ELARABY集团在深圳宣布,将在埃及合资建立液晶彩电工厂,该厂将是北非区域中方合资最大的彩电工厂;5月24日,创维集团又在印度尼西亚为“创维东南亚制造基地”举行揭牌开工仪式。

国内家电市场遭遇到了天花板,纷纷将眼光投向了国外,虽然国内家电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在业内并不算是新的话题,但是以前的多是某个厂商独自探索,像最近这样的密度大、速度快、规格高的海外进军潮还为数不多。不少业内人士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很有可能会催熟一两家像索尼、三星这样在全球享誉盛名的大品牌。

日系家电收缩战线提供空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日系家电一直主导着全球的家电市场,尤其是东芝等品牌,对国产品牌有着全面的压制态势。不过,在最近几年,日系家电开始出现战线收缩。相反,国产品牌的开始反击。

以东芝为例,今年3月底,美的以约537亿日元(约4.73亿美元)获得东芝家电业务的主体“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80.1%的股份。与此同时,它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些生产基地开始对外出售,而不少基地的出售就与中国品牌有关。

2011年,东芝曾与埃及ELARABY集团联合建设工厂,不过,该工厂在去年年底开始挂牌出售。此次TCL与ELARABY集团联合建厂,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很有可能就是填补了东芝撤退的空白。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ELARABY集团首席营销官Mohyielden先生就表示,在与东芝的合资工厂中,ELARABY占资51%,对该工厂具有控股权。这次与TCL的合作会包括基础设施、技术、软件研发等,也将涉及东芝品牌。

而TCL多媒体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王轶则向记者表示,日系彩电在全球市场上战线的收缩为国内彩电品牌向海外扩张提供了空间,并且它们留下的产品和技术也会为国内厂商所利用。

5月24日,创维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揭牌的“创维东南亚制造基地”也与东芝不无关系。据了解,该基地的前身为东芝印尼消费品制造公司,始建于1996年,是一家标准的日系企业。近年来由于成本和利润问题,再加上中国家电企业的强势崛起,日系品牌纷纷撤离家电业。

在创维公布的未来东南亚市场四大规划方向中,其中一条就是尝试“东芝”和“创维”双品牌运作。

国产家电跨界收购加速智能化

在这轮进军海外市场的潮流中,美的收购库卡公司的案例颇为人们所值得期待。与以往的收购模式不同,此次属于跨界收购。美的并没有机器人生产的业务,而库卡公司又是业内知名的机器人制造商。

家电行业资深分析师刘步尘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随着制造业的深入发展,制造业都在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未来机器人市场的潜力巨大,尤其是中国市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4年,中国的人工成本增长了4倍,机器代工的需求越来越大。

就拿美的本身来说,每年也会引进不少智能化生产线。去年,美的宣布将投资50亿元进行自动化升级,并且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引进1万台机器人,而现在美的的机器人数只有1000台。如果此次能够顺利完成对库卡对收购,他自己的机器人需求也可以满足一笔不小的订单。

美的收购库卡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在美的对外公布的信息中特别强调,不干涉库卡公司的经营。这在分析人士看来,一方面美的却是没有这方面的业务能力,干涉会适得其反;一方面是吸取以往中国企业收购外国企业的失败经验,过分的干涉会导致人员流失,管理缺位等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步尘认为此次收购,更应该看作是战略投资,如果能够顺利完成,并且打开不小的市场,那么这种跨界收购,很有可能会引来一波跟踪潮。

中国制造要摆脱“廉价”标签

日本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线收缩,中国品牌迅速填补日本品牌留下来的漏洞,这被不少人认为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但是,从高销量到世界知名品牌,并不是简单依靠数据可以来决定的。像三星、东芝、索尼这样的世界品牌除了占据不少的市场份额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入地进入当地的市场文化之中。

不过,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主要品牌进军海外市场的模式,主要还是收购相关品牌业务、海外合资建厂等,这种简单、立竿见影的方式虽然可以让一些国产品牌开始迅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市场份额和名气,但是何时可以打造出自己的国际大品牌,并且能够在一些成熟市场,如欧美市场立足,成为了很多人另一个关注的焦点。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过多地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而相对于日本、德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员工各项素质又相对较低,中国制造逐渐成为了“廉价”的代名词。这一轮的海外进军潮,无论在规模,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之前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区别,不少分析人士对此非常看好,认为很有可能是中国制造业翻身的机会。

刘步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中国的家电品牌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未来的一两年内,中国的家电领域或许可以出现一两家像三星、索尼这样的国际级重量企业。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