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中国家电全球并购,为何刺痛日本的神经?

2016年07月05 09:45:20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前段时间,一家日本媒体,对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收购不少日本知名和老牌家电企业的行为,进行公开反思。并声称采访了发起收购的一些中国家电企业。

可以看到,这家日媒一方面在正视日本家电企业群体性经营困境,以及在全球市场持续收缩的现状;另一方面却隐晦指出,中国家电企业缺乏品牌灵魂的短板,认为中国企业是在借日本家电品牌的外衣谋求全球化的扩张。

日媒指出,由于品牌号召力没有提升,中国家电企业至今仍在收购其他外资企业,以及获得他们的品牌使用权,试图“穿着他人的衣服参加比赛”,而日本企业在陷入经营困境后甚至会出售品牌。

日本媒体的这一观点,虽然新颖和独特,也能引发中国社会舆论的一轮大反思,大讨论,从而进一步将矛头直击中国家电企业的老毛病:大而不强。并试图将"有钱任性"的土豪标签贴到中国企业身上。

显然,但并不符合事实和真相。可以说,中国企业收购包括日本家电企业在内的一大批外资企业,就是一种典型的"弱肉强食"商业规则。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收购日本家电企业,不只是在帮助自己拓展海外市场,还在帮助日本家电品牌延长市场的寿命。

其实,不管中国家电在日本、欧美等国的收购和并购,到底是需要得到什么。一个不争的事实时,在全球范围来看,再也找不到中国家电企业这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对象。

虽然,与欧美日等老牌家电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仍然偏弱,但是中国企业的活力、动力,以及创新力和变革力,却也不容忽视。这是事实。

最近几年以来,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化并购清单中,日本家电企业无疑是最大的主角。从三洋、东芝、夏普,到没落的先锋、JVC建伍等等。有的是直接获得日资公司的经营控股权,有的则是获得日本品牌的租赁使用权。

客观来看,善于精益化制造的日本企业,以及品牌,一直是不少中国人和中国家庭买家电的首选品牌。这也就造成,中国家电企业对于收购日本品牌的偏爱。更为重要是,日资企业的全球化网络布局较为成熟和完善,也有利于中国企业借助这一平台快速拓展。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家电企业就单恋"日本一枝花"。近年来包括欧美国家的诸多家电企业,比如美国GE、新西兰的斐雪派克,甚至是意大利的意黛喜,都是中国家电企业全球化并购过程中,非常青睐的对象。

其实,除去日本企业的精益化制造能力,德国企业的工业4.0制造能力,美国企业的互联网制造和管理水平等等,都是中国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可以快速进行资源整合和借鉴的重要机会。

所以,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的全球化并购触角,延伸到欧美日等一大批的发达国家。然而,唯有日本媒体在今年对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质疑和担忧。认为中国家电企业是借"日本品牌外衣"在国际化舞台上跳舞,暗指中国家电企业虽然发展势头强劲,却缺乏自我的灵魂。

其实,说中国家电企业缺乏品牌的灵魂,这公开暴露出日本媒体的"酸葡萄"心理。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未来;成王败冦的道理大家心里都清楚。日本企业既然被收购了,中国企业到底是需要日本的技术、管理、人才团队,还是品牌使用权,这都属于企业内部的市场性问题。

相信,这家日本媒体的观点,反应并代表一大批日本国民的想法和观点。认为中国收购日本企业,就是想利用日本的品牌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市场。是因为中国家电品牌在全球没有竞争力。

当前,一大波的日本传统家电企业,在没有生存的大根基,没有发展的新动力,没有自主可持续的经营能力,转而被中国企业收购之后,还保持着品牌在市场上的可持续运营能力。显然,这种要求更多的还是日方提出来的。为何能被理解为中国家电企业的品牌缺乏灵魂?

当然,中国家电企业必须要正视短板。与日本,以及欧美等家电同行相比,中国企业存在着发展时间短,发展根基薄,自主创新能力弱等一系列短板。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与此相对应的,则中国企业在家电行业的发展速度快,发展动力强,并开始积累了越来越丰厚的资本能力,以及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用户认知度。

正因如此,日本企业最终才会沦为中国企业的收购对象。而不是来收购中国家电企业。事实表明,在当前的全球家电市场上,中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已经与日本企业相当,甚至在发展后劲和激情上,已经超越日本企业。

最近几年来,以传统家电业务为主体的欧美日韩等传统企业,在原创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制造改造等方面和领域的投入,明显释放出"后劲乏力"的势头和困局。比如说,德国西门子、荷兰飞利浦,都在陆续退出传统家电市场的竞争。

特别,在涉及工业4.0的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等硬件、软件上的投入,中国企业已经远远走到欧美日等国相关企业的最前列。因为,与这些老牌家电同行相比,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本强劲。说简单点:就是有钱,可以去买技术、买人才,可以去持续投入硬件和软件的升级。

所以,从目前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浪潮为起点,立足物联网时代的互联互通互控为平台,并且借助工业4.0下的智能制造为拐点,这将会全面撬动中国家电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强势崛起。

拿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弥补中国家电企业在精益制造环节的缺失。从战略上可以说中国已经在抢夺发展先机。从策略上看,则是成功通过拿下一代技术取代上一代技术的整合置换,快速提升中国家电在产品精品化的水平和能力。

对于当前的中国家电产业来说,国际化并购只是"转型升级"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借助智能制造和大规模定制等内部能力建设,形成以精品、优质高端产品的用户口碑和认知度。从而全面超越外资企业!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