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之窗

董明珠被骗?曝格力花130亿买的珠海银隆估值50亿

2016年08月31 00:00:00 来源:新华社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就在董明珠造车进行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之时,深交所连发29问,格力造车陡然生变。

近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以130亿元估值发行股份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董小姐造车正式拉开帷幕。

这则公告一发布业界瞬间哗然,董小姐明显买贵了,业界认为格力电器130亿元收购的珠海银隆估值只有50亿。

那么是董小姐被骗了?还是其眼光独到?

为何以如此高的溢价收购珠海银隆?

对于珠海银隆的技术究竟有没有这么值钱,深圳证券交易所昨天发出重组问询函,从交易方案、交易对方和交易标的等三方面提出29个问题,涉及公司的钛酸锂电池技术、财政补贴、行业地位等,并要求格力在9月1日前将有关说明材料报送交易所。

前天,深交所披露了对重组的问询函。问题涵盖行业排名及毛利率、大额财政补贴等细节,大部分集中在交易方案和标的上,涉及公司的钛酸锂电池技术、财政补贴、行业地位等,并要求公司在9月1日前将有关说明材料报送交易所。

从问题核心来看,深交所想要格力解释:为何以如此高的溢价收购珠海银隆?

比如董明珠很看重的珠海银隆的核心竞争力;钛酸锂电池技术,深交所要求格力说明并披露标的公司单体钛酸锂电池产品主要性能指标经试验测试及权威部门或第三方机构检测的情况,并披露标的公司钛酸锂电池产品相对其他主流动力电池存在的比较劣势。

针对深交所的问询,格力内部人士表示:;公司将尽快核实并对情况进行说明。

格力造车要怎么造?

对此外界还并不很清楚。8月23日,在停牌半年后,格力作价130亿元购买银隆新能源100%股权。

继智能手机后,格力多元化跨界再下一城。十年前就有美的等家电企业造车失败的案例,所以此次格力涉足造车领域,外界褒贬不一,但董大姐依然表示早已经;成竹在胸。;钛酸锂电池和银隆是被埋在沙子里的金子,我们是要做把金子从沙子里刨出来的人。董明珠说。

据了解,银隆新能源被成功收购后或将改名为;格力新能源,并将在乘用车领域继续发力。与此同时,银隆新能源已与特斯拉和北汽分别接触,或将引入第三方造车伙伴。

格力新的机会是,国家将会给出近十家新的新能源汽车乘用车造车资质。目前,仅有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获得,在剩下的八个资质中,格力或有机会获得一张珍贵的入场券。

格力造车的动因是什么?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格力需要新的增长点。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91.8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5%。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64.02亿元,同比增长11.9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5.32%;每股收益1.06元。而2015年,格力出现了近九年以来首次的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大转折,当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同比下滑28.17%,净利润同比下滑11.46%。

虽然董明珠对这种观点有点不屑一顾,其犀利地回应说;公司营收的变化与公司策略的主动调整有关,但空调行业增长空间确实在逼近天花板,格力也面临着发展的困惑。

正因如此,董明珠在手机领域和小米创始人雷军公开约下10亿元的赌注,给格力争得在新行业的入场券和创造出足够的知名度。在;三年内再造一个格力的大目标下,寻找格力多元化业务的链接点使得董明珠开始把眼光投向造车行业。

但即便是造车——这个看起来不相关的行业,董明珠心中也有根线,把他们串联在一起。董明珠的想法简单而直接——格力所有的多元化选择是协同的,都离不开电,这成为串联在一起的关键。;空调、手机和电动汽车都需要电,未来手机可能成为智能控制终端,汽车更是所有电器的一个集合体。

而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更是给了董明珠以想象空间。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7.7万辆和1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达125%和126.9%。这样的高增长趋势和空间,也使得乐视、阿里等外来者纷纷以不同形式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想要在参与者众多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一杯羹,格力也不得不;另辟蹊径。董明珠曾考虑过走比亚迪的路线,自己攻克电池技术。

早在几年前,格力内部也曾经悄悄成立了新能源研究院,但是在经过两年时间的研究和论断后,董明珠发现仅凭格力自身的资金和技术无法实现突破,对外寻求合作便成为最后的选项。在和多家汽车行业上下游企业接触并几经环顾之后,董明珠将目光锁定了银隆新能源。

背靠大树造乘用车

在被格力收购之前,处于边缘地带的银隆新能源很少被关注。在2009年就开始制造电池的银隆早早将目光锁定在了市场并不看好的钛酸锂电池技术。

2010年,银隆新能源斥资4900万美元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奥钛纳米科技有限公司53.6%的股权,掌握了钛酸锂材料的最新技术;2012至2013年,银隆新能源先后收购了珠海广通汽车、石家庄中博汽车等汽车制造企业,从而拥有了国内整车制造资质。

至此,银隆新能源成为只有两家能够具备钛酸锂材料并达成动力和产业化应用的企业之一,另一家是日本东芝公司。对此,银隆新能源董事长助理、市场部总经理张斌也告诉记者,银隆在钛酸锂电池方面的技术是银隆最为核心的战略优势。

银隆新能源最终为何还是走上了被收购的路线?答案仍然是生存。;银隆目前的主营业务是客车,但客车行业的天花板摆在那,银隆最大规模也就是200亿。

所以必须涉足乘用车,虽然我们产品和技术储备都有,但造乘用车对于生产资质、资金和品牌力的需求都是门槛,与格力合作是思考再三的结果。钛酸锂具有安全、使用寿命长、充电快等优点,但是此前因为没有进入国家补贴的目录和续航里程短的因素,并不被汽车行业所看好。现在钛酸锂已经可以享受同等补贴,续航里程短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慢慢解决。也许,这样的回答足以成为董明珠愿意豪赌新能源汽车的答案。

豪赌还是抢筹?

豪爽的董明珠直言说,格力电器在电控、智能制造、电机、精密模具等方面已经充分布局,而生产电动汽车所需要三大电中,除电池以外的零部件都可以与银隆快速匹配供应并与银隆产生协同效应。

格力电器副总裁、董秘望靖东在采访中则进一步说:;格力以管理能力和对成本的掌控能力著称,收购银隆不仅可以实现核心技术、研发资源、供应链的协同,更可以使管理成本大幅下降、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并快速占领市场。

目前银隆新能源的业务主要在客车市场,在乘用车领域因资质问题并没有展开。

为此,在发起收购银隆新能源后的第一时间内,董明珠及其团队就已经开始和银隆新能源的管理层商讨乘用车的布局和生产资质问题。;在乘用车领域的造车,明年就会有进展。经济观察报记者从知情人士独家获悉,;收购牌照和自己申请这两条路都在走。董明珠甚至告诉记者,对于造车资质一事她一点都不担心。

但外行造车的惨痛结局并不少见。做磷酸铁锂电池原材料起家的多氟多为造车曾斥资1.6亿元控股红星汽车,以求发力新能源汽车,并获取汽车生产资质,但最新的消息是其造车进程已经暂时中止,因为造车的难度比其预想的大太多。而即使是掌握技术的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也曾透露,进入汽车行业远比自己当初想象时难得多。

但格力的聪明恰恰是不孤注一掷。

此次格力电器收购银隆新能源,一方面造车,另一方面也是上文说到的进军储能市场——银隆的钛酸锂电池、配套充电设施以及储能系统业务都是格力的收获。尤其是储能系统业务将是董明珠在退休前格力棋局中十分关键的一步棋。

;如果只是为了造车、为了造出格力的下一个一千亿,那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钛酸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才是收购的最重要原因。董明珠认为,钛酸锂电池在做储能设备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光伏与储能设备结合,那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至少四年时间内,我不会退休。董明珠扭过头,精神矍铄。只是不知道四年后,董明珠心心念念的新能源车和储能业务,能否给她一个完美的答案。但眼下,格力的此次收购正受到深交所的质询,此次收购是否还存在变数尚未可知。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