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制冷电器

5个月3起并购中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爆发

2016年05月30 10:58:00 来源:中国经营报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才收购完东芝的美的集团,又计划收购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这是今年短短5个月以来,白色家电行业第三起大的国内企业跨境收购海外品牌案例,中国家电企业正在加速国际化并购进程。

美的292亿元切入机器人产业

5月25日,美的集团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要约收购库卡报告书》,收购总额可能超过净资产50%而涉及重大资产重组,收购还需获得美的集团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监管机构的审批以及通过相应的反垄断审查等。

就在5月18日,美的集团宣布以不高于4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92亿元)的价格收购库卡,成为行业内一大轰动事件。

收购以每股115欧元的价格进行,该交易价格较5月17日的收盘价84.41欧元溢价36.2%,收购总价约为人民币292亿元。收购完成后,美的在库卡的持股比例将从现有的13.5%增加至30%以上。美的表示无意订立控制协议,并承诺全力保持库卡的独立性。

库卡是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先驱,为德国“国宝”级的企业,与瑞典的ABB、发那科(FANUC)、日本安川(YASKAWA)并称为世界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

美的此次收购被视为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一步。美的在2015年提出了智慧家居+智能创造的“双智”战略,开辟“第二跑道”。美的集团机器人产业项目总经理甄少强曾表示,美的进军机器人产业是美的“双智”战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美的开辟第二产业跑道的合适产业。

在机器人产业的布局上,美的其实早有行动。2015年与同为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日本安川电机建立了工业机器人及服务机器人公司,同时参股国内机器人企业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17.8%股权。因为资金额超过半数净资产,被称为半数身家收购。自2012年以来,美的累积投入使用近千台机器人,自动化改造预计投入约50亿元。

对于此次收购,美的表示,收购完成后将大力推进公司“双智”核心战略,以“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全面提升公司的制造水平和生产自动化效率,以“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推动美的智慧家居快速发展和生态构建。

根据美的最新公布的2016年一季度财报,其营业收入为383.4亿元,同比下降9.63%;净资产538.57亿元,比上年度末的492.02亿元增加9.46%。此次出手耗资292亿元,超出美的半数净资产,其必然面临不小的挑战。

从中国家电企业历次跨境收购来看,血的教训其实不在少数。最典型的,2004年TCL集团并购法国汤姆逊公司彩电业务,共同组建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TE,TCL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而轰动一时。但此后两年,TCL连续创下巨额亏损。除了对当时彩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判断错误,对法国政策不了解导致人事成本巨大、文化难以融合都成为日后TCL自吞苦果的源头。

如今,在国内市场已经全面布局的情况下,家电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启全球化布局。不仅仅美的,日益壮大的中国家电企业队伍已经开始新一轮并购大潮,国际化之路又将走向何方?

国际化集中爆发

就在今年3月30日,美的以自有资金约 537 亿日元(约合 4.73 亿美元)收购东芝所持白色家电业务80.1%股权,并承接东芝家电约 250 亿日元(约 2.2 亿美元)债务。美的将获得40年的东芝品牌的全球授权及超过5000项与白色家电相关的专利。

今年1月15日,青岛海尔与通用电气(以下简称“GE”)签署了《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海尔以54亿美元的价格获得GE及其子公司所持有的家电业务资产。这其中包括GE家电全部的研发制造能力、在美国的9家工厂以及遍布全球的渠道和售后网络。这一收购成为海尔并购史上最大的一笔买卖。

2015年7月31日,海信集团与日本夏普同时宣布:海信出资2370万美元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全部股权及资产,同时海信将获得夏普电视美洲地区品牌使用权和所有渠道资源。

中国家电企业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一种热潮,海尔、海信、九阳股份等中国家电企业都在纷纷投入资金进行海外扩张。据汤森路透数据,自2014年初以来,这些企业已投入逾310亿美元进行各种交易,几乎是2010至2013年间投入的54亿美元的6倍。

“短短5个月内就有3起大的中国著名家电企业跨境收购国外品牌,这说明中国的白电企业已经到了大爆发的前夜。”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感叹道。

“十年前中国消费者买高端家电时,想到的都是外资品牌,比如西门子、松下,但是今天不一样了,中国的消费者在买高端白电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本土品牌,说明本土品牌已经完成了在中国市场的彻底布局,下一步怎么办,就是向国际市场突破。”刘步尘认为,中国的白电企业在本土已经很强势,但是在国际市场表现还不突出。接二连三的并购正是中国企业在积蓄力量之后的爆发,正在大规模地打开国际市场。

在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看来,美的此次收购库卡已经从收购东芝家电时的下游布局走到了产业链上游的智造研发阶段。“东芝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国际化布局,美的收购东芝家电看中的就是他们的专利和渠道,这是下游;而收购库卡则是在上游的产品、工艺上支持其走出去。

从产品走出去到资本走出去

事实上,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已经历了多年。刘步尘介绍,中国主流的家电企业,大部分都是从1995年左右就进入国际市场,如今差不多经营了20多年,但是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并不是特别明显。

究其原因,第一,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早期的起点比较低,大部分是以中低端给别人代工的产品迈向国际市场,价格便宜,在进入国际市场过程中多次遭遇国外的反倾销;第二,早期品牌形象弱,国际市场中,经济越发达,文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却越强烈;第三,中国企业早期的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低,确实没办法跟别人主流品牌去竞争。种种因素结合,导致中国家电企业开发国际市场20多年了,也没有大的突破,而现在突破的时候到了。

在经历了早期粗放的产品贸易国际化阶段之后,如今中国的家电企业正是通过资本走出去,在海外实行并购或建厂。与之同时进行的还有品牌输出和研发输出,直接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比如美的在东京的研发中心,海尔在美国的研发中心,以及华为在全球多个国家都设有研发中心。经过这三个阶段之后,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市场表现转好。

刘步尘指出,中国家电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一定要融入到当地社会,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收购了企业之后,不要对它大刀阔斧地改,要让这个被收购的品牌在一定时期之内保持独立运作,事实上这已经成了当今国际收购的惯例;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收购的时候,不要只图便宜,如果收购的产业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企业或产业,贵点也很正常。正如此次美的以36.2%的溢价才将库卡收入囊中。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