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618电商战火弥漫 消费者现“审美疲劳”

2016年06月14 08:53:00 来源:制冷快报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2016年的618促销战,来得要比往年更早一些。

5月18日,京东就高调启动“618品质狂欢节”;6月1日,618大促正式拉开序幕。而京东的对手们也虎视眈眈,天猫、苏宁、国美在线纷纷发力,大有“围剿”京东之势。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各大电商之间的促销战火力十足,却已无法像几年前一样勾起消费者的热情,“造节促销”的手段已经过时,电商企业急需找到一种新的模式来代替。

“猫宁”围剿京东

打开京东商城页面,只见6.18元秒杀、61.8元秒杀等活动接连不断,其范围涉及3C专场、家电专场、超市专场等;此外,满减、派送红包等活动也在同时进行,京东图书的满减活动力度甚至达到“满200返100”。

与此同时,另一场“围剿”京东的战争也打响了。

5月23日,苏宁易购召开动员大会,称全品类商品都要进行大力度优惠促销,要“KO 618”。苏宁云商COO侯恩龙表示:“苏宁易购‘618’期间的价格要全面对标竞争对手,必须比去年‘双11’价格还要低。”

据悉,苏宁易购将于6月8日起正式开启价格战,届时苏宁易购的全国线下门店将闭店团购,其间将推出爆款机型、购买任意家电品类满足相应台阶立减、全场六折起等活动。

而曾对“618”避而不谈的阿里集团,也于5月25日首次推出“618超级粉丝狂欢节”活动,正式借势京东618展开促销活动:天猫首次联动阿里零售平台、阿里鱼、阿里数娱、优土集团以及全球IP合作方,与国际品牌一起打造一场“从消费经济升级到粉丝经济”的超级狂欢节。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靖捷称,这是2015年娱乐版天猫“双11”的再度延续。

苏宁云商和阿里去年8月10日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今年6月1日,阿里巴巴和苏宁云商宣布二者在后台、物流、商品等多个体系已经打通,两家公司战略合作完成实质性的交割环节。可以预见,今年618或许将是“猫狗狮”之间的一场恶战。

不仅如此,国美在线也加入了618混战,目标直指京东,其主题是“不说话,只比价”,自营全系商品对标京东买贵差价三倍返,最高返300元,国美后台20万员工每30分钟为用户比价一次,确保实时价格低于京东。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天猫、苏宁、国美在线集体“围剿”京东,恰恰证明了京东有让竞争对手忌惮的优势。

“京东的物流和仓储是其最大的优势,虽然天猫和苏宁联手,在战略上彼此补足了线上线下短板,但我个人认为,双方目前更多的是在战略上进行了补充,在实战中还是和京东有相当大的差距。”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所以即使天猫苏宁联手对付京东,短期内依然难以取胜。”

消费者热情不再

不过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尽管618声势浩大,但诸多消费者表示自己对此并没有什么期待,消费者的热情难以和之前相提并论。

“这几年各种电商促销活动不断,一个接一个,这波促销完很快还会有别的促销,都没什么兴趣了。”北京白领赵丹回忆,自己也曾经为618、双十一活动疯狂,凌晨不睡觉等着秒杀,但最后发现鼠标点碎了自己也没有成功;不仅如此,促销期间购买的东西甚至还没有平时便宜,“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几次下来就长记性了,也不凑热闹了。”

在采访中,像赵丹一样的消费者还有很多,大家称对着满天飞的促销信息,就是提不起劲儿,“该买啥就正常买,再也不会为了这种促销活动而特意去囤货了,前几年参加这些活动都疲倦了。”消费者董丽告诉记者。

“电商造节促销太频繁了,消费者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疲惫心理的。”洪仕斌告诉法治周末记者,2012年,京东对苏宁发起了“815电商价格战”,这场价格战引发了全国人民的购买热情,此后,电商的促销价格战常态化,任何一个节日都能成为各大电商开战的理由,没有节日自己造节也要搞促销,消费者的热情也就越来越低。

对此,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认同,他认为国内电商不间断的促销战,已经提前透支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各种节日听起来更像是噱头,消费者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保持热情的。”张毅说。

早在2014年,就有相关数据表明,消费者对电商促销的热情在降温。

2014年,第三方比价工具惠惠购物助手的数据显示,6月18日当天,流量增长最多的京东和前一日相比流量只增长了75%;而在2013年“618”促销期间,北京地区电商平台访问量上涨145%,江苏、上海、四川则分别上涨111%、108%、99%。

“原先很多消费者会等待电商大促,在此期间购买大量商品,甚至是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但现在消费者个性化的购物需求越来越明显,他们一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购物的时间节点,而不是等待电商大促。”洪仕斌表示,这一点通过身边人群和网友们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几年前,双11大促、618大促时,身边所有人的话题都是要抢购什么商品,购物车加了多少,但现在几乎听不到相关的议论。”

不过洪仕斌认为,即使消费者热情不如往常,但国内电商依旧会不断地造节促销。

“这是因为国内电商并没有找到另一种可替代的模式,”洪仕斌说,“促销肯定会提升销量,只是增幅多少的问题;但如果不搞造节促销,落后竞争对手不说,自身的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内电商还会不断打促销战。”

大促暗藏种种猫儿腻

法律人士指出,对电商的促销活动,消费者热情大幅下滑的原因,除了对常态化促销活动审美疲劳外,电商促销中常年存在的“猫儿腻”,也让不少消费者质疑电商的诚信。

就如今年的618促销,多位网友称“在京东加入购物车的优惠书籍突然没货了”,也有网友称自己长期关注的京东商品在618期间价格,突然被提到了历史最高价。

“先提价后降价、虚标价格、货不对板、虚假发货……这些问题在每一年电商的各种大促活动中都存在,很多消费者在网上反映的问题甚至多年来都是一模一样的,这种情况损害了消费者的群益,损害了电商的诚信形象,对整个行业也造成了影响。”中银律师高级合伙人葛友山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这一点从近日北京市发改委官网披露的一则消息也得到了证实。

6月1日,北京市发改委官网公布了对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京东因“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违法行为”被责令改正,并罚款50万元。

发改委官网还披露了京东从去年4月23日至11月29日间的89条价格违法记录,其中有两条证实于去年的“618”与“双11”大促节当天发生的。

其中,去年6月18日的违法行为是因为在商品售卖页面标明参加“满199-100”的促销活动,却在消费者结账时未进行所承诺的促销优惠;而京东在“双11”当天的违法记录是因为销售吉列剃须刀,标记京东价为198元,参加“满199减100”的促销活动,但经查该商品本次促销活动的原价仅为109元。

经统计,发改委公布的京东违法记录中较多的一类是抬高原价,即给消费者一个高于实际的“原价”,从而误以为平台所示价格已经享有大幅优惠。

类似的问题并不仅仅发生在京东身上。

2014年帮5买购物搜索网站发布了《2014年618电商价格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根据对天猫、京东商城、亚马逊、当当网、国美在线、易迅网、苏宁易购、1号店八大主流B2C电商网站数据的分析,报告称,和5月价格相比,国内上述8大电商网店在“618大促”期间降价商品数量超过273万件;但一些商品的促销价格也暗藏猫儿腻,有的商品在618当天的价格是其历史最高价:数据显示,618当天,8家网店历史最高价商品超过88万件。

葛友山称,这类问题之所以常年存在于电商的大促活动中,一是因为大部分消费者吃了亏后都自认倒霉,最多是上网发帖投诉,很少有消费者拿起法律的武器,和企业对簿公堂;二是行政部门即使对企业作出处罚,企业为此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小,难以对企业形成有力的约束。

“电商大促中这些问题常年存在,各种猫儿腻层出不穷,导致不少消费者提起电商大促就会抱有警惕之心,害怕被忽悠,如此一来受影响的还是企业,甚至整个行业都会受影响。”葛友山称,电商大促这两年已经不单单是比拼价格了,电商品牌也越来成为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电商企业不应以促销为噱头去忽悠消费者。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