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格力三大新方向火力全开 董明珠这盘棋有多大?

2016年07月27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在这里向大家宣布,格力电器从专业化的空调企业进入一个多元化的时代。”7月23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说。

当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质量协会、科技日报社、新华社瞭望智库、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自主创新”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人民日报社编委、副社长 张建星

诚如这场论坛的主题“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自主创新”,董明珠似乎想让现场的参会者先爱上“格力造”,“你们以后可能用的是格力的手机,遥控着家里的电器,回到家里享受格力给你带来的温度,同时走出去坐上我们格力的银隆汽车。”

格力新方向:手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

在论坛上,董明珠首先亮出了手中的格力二代手机,并说道:“大家讲手机是红海,格力为什么还要去做?我认为有红海是因为你没有技术,你没有创新的文化,这样的企业无论在哪个领域,你都是红海。”

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

手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并列,成为格力的三大新战略方向。

据了解,格力手机于去年开始发布,于今年5月的发布二代手机已在销售。在智能装备领域方面,格力于2013年开始布局,并在自主研发、机器人等方面已累计投入40亿元。此外,自年初开始,格力就拟收购珠海银隆,布局新能源汽车,并将于8月19日前披露收购方案。

实际上,格力已成立了凌达压缩机、格力电工、凯邦电机、新元电子、智能装备等五大子公司,设立了7个研究院、52个研究所、近700个实验室。同时,除格力外,格力电器还拥有大松(生活电器)、晶弘(冰箱)、凌达(压缩机)、新元(电子)、凯邦(电机)等多个品牌,俨然一个品牌族群。可以说,格力已步入多品类、多品牌的“多时代”。

有报道认为,格力在“技术相关多元化”(如空调技术、模具技术、装备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业态相关多元化”(如智能家居、工业制品、智能装备),从而使格力跨入了特色鲜明的“相关多元化”时代,也因而培育了上述多个品牌。

多元化是“不务正业”还是“华丽转型”?

自从多元化的消息出来,格力便受到不少质疑,引来诸多非议。有人认为“格力不务正业”格力遇困局要找新出路,更有人认为“董明珠急了”。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格力“家大业大”,多元化是好战略。

“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是专注。格力因为专注,实现从专业化到多元化。”董明珠在演讲中给出了答案。她提到,格力首先在空调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在此优势上得以不断拓展和深化创新技术,才能成功多元化。

此次高峰论坛上,珠海银隆集团董事长魏银仓表示,银隆对锂电池技术已有多年的研发,近几年,专注于钛酸锂电池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正是因为专业化,让银隆研发生产的新能源“铛铛车”跑上了北京长安街。“专注”是银隆与格力共同的基因,也是两家企业能够结合的重要原因。

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设置了“中国造的未来:专业化VS多元化”的对话环节,不少嘉宾对格力专业化还是多元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认为,目前,格力专业化的色彩更浓一点,同时,他也认为,从中国制造业发展来看,格力走多元化道路值得推崇,“我希望有更多的像格力这样专业化的公司做多元化,从而使得更多的产品,更多的行业有一流的公司出现。”

大疆创新创始董事、前首席科学家朱晓蕊认为,是否要多元化与企业的境遇和境界有关,而大部分企业是从专业化开始,做扎实后才开始相关多元化。她认为格力正是以专业化起家,往多元化发展,把空调领域的经验扩散到相关领域,这是一个企业家也是企业的责任心体现。

中国制造需要创新突破,企业要有担当精神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张建星在演讲中提到,新常态下,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驱动企业持续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要再上一层楼,必须进一步强化质量导向,突出以质取胜,精益求精,不断强化品牌意识,将打造百年品牌作为引领发展的长远战略,推动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也认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制造企业,承担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驱动的双重使命,应当成为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迈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迈向“中国品牌”的生力军。

当前我国存在着大而不强的特征,科技日报社社长李平大认为,原因在于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他提出,企业应该坚定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发扬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品质,打造中国品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则提到,当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少核心的关键共性技术,其中包含关键基础零部件、关键技术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相应的技术支持。而这“四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症结所在,制约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全球竞争力的瓶颈所在。

从根源上解决自主创新的问题,也是格力在一直努力的。

“我们很多设备国内提供不了,要靠进口。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人家不给设备我们了,我们一切都还是归零了。所以我们要有国家担当意识,我们进军智能装备。”在演讲中,董明珠表达了格力多元化最核心的目的:为国家担当。她还提到,自2013年进入智能装备领域,格力一直在投入,但从未向国家要过一分钱,格力不是因为要国家补贴而做这件事,而是因为国家的发展强大,需要格力去担当。

实际上,格力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从未给过“空头支票”。2015年,格力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5年格力营收1005.64亿元,纳税高达148.16亿元,并已累计纳税683.38亿元,连续14年位居中国家电行业纳税榜首。

董明珠曾说:“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格力电器必须承担起带领行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重任,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因此,在技术方面,格力也始终挑战自我,成功自主研发了1赫兹变频技术、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技术、磁悬浮变频离心机技术等13项“国际领先”的创新节能技术。

“习总书记提出推动‘三个转变’,所以,我们要脱胎换骨,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我们只有创造才能实现生存,走向世界,也只有创造才可能说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董明珠说。

来源:经济网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