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之窗

海尔互联网转型全揭秘

2016年04月19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2月17日到19日,全球组织管理战略专家、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到海尔集团进行调研。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资深财经记者蔡宇丹全程跟踪了此次调研,并获得大量独家信息。

本周起,我们陆续刊载系列报道《海尔互联网转型全揭秘》,揭晓这些问题的答案,并告诉读者:

那些力推变革的企业家,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出产品到出创客,海尔的这种颠覆告诉你,打造一个强大的平台型企业的要素是什么?

为什么海尔敢拆掉六万人大企业不怕疼?

从天使轮到IPO,只有千分之一的企业能走到这一步。那么,海尔如何避免“千分之一魔咒”?

... ...

海尔你学不了,最关键一点是“放权”

在海尔创牌大楼餐厅,每天在这里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夹杂着各国口音。有来海尔调研的学者,有EMBA总裁班学员,更多的是全国各地的企业家,甚至有专门机构组织商务考察,到海尔学习,现场体验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等。

张瑞敏说,现在每天到海尔来参观的企业非常多,包括中国许多大型企业,他们组团来到海尔,希望用海尔的模式。但很多企业来了后,觉得听起来很好,但根本没法做,因为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领导者必须把权力全部让渡给部下。

海尔在第一阶段组织构架的改革,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去掉来自于组织内部的阻力,去中间层、去隔热层。

“对于很多领导人来说,他不愿放权、不敢放权、不会放权。”张瑞敏说,不愿放权,因为这个领导舍不得,放了权自己什么都不是了;不敢放权,因为一放就乱,因为他就靠权力来管理企业,又怎么放权呢;不会放权,就是不知道怎么把权力逐步下放。现在,海尔也在探索怎么逐步放权这个问题。

像自主经营体演进成小微,就是在探索这个问题。

张瑞敏说,原来的自主经营体是各自找用户,在放权过程中产生了各自为政的问题;小微虽然小,但所有资源都在一个平台上,比如研发部门,原来定位是研发产品,变成小微后就是要把全球研发这项技术的资源都吸引过来,这样,企业就变成互联网的一个节点,就变成无边界的了,一切目的在于满足用户需求,这就是小微要达到的目标——三自:自创业,自己找用户;自组织,自己根据用户需求去整合全球资源;自驱动,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地创造新的增值空间,“三自”不断循环,不断地孵化引领市场的新项目出现。

长期观察海尔的财经作家郝亚洲认为,当海尔追求让市场配置资源时,权力被让渡给用户,固有组织内上下级关系变成了创业者和平台服务者之间的关系,这其实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颠覆。假如这种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话,一定会出现中高层为了维护权力让变革停滞的状况。

“但要创造一个有创造力、有创客、有生态圈的公司,就必须重新分配权力,要把权力自上而下的模式打破。但当顶层的人不愿意放弃权力时,又如何帮助各个层级的人开展一个不需要顶层批准的变革呢?”哈默说。

什么能避免你的员工,成为仅仅会执行的木偶人?

哈默注意到很多在硅谷创业的企业,当他们还是小公司时,充满活力,可一旦成长为大公司,创新却变得很难。

在哈默眼里,那些充满激情、创新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的公司多是小公司,比如美国晨星公司,这个全球最大的番茄酱制造商只有150人,因为人少,协调的成本很少。

全球增长最快的游戏公司supercell,税前利润15亿美金,只有69人,一半是研发,这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有分支机构,2个人[W用2]。5个人就能组成一个项目团队,单位作战效率非常惊人。

图:海尔 (海尔官网)

哈默说,如何让大企业变得更有激情、更有创造力,适应性更强,这不是某个企业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张瑞敏在和哈默交流时认为,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谈以人为本,但事实是以人的执行力为本,不需要员工有思想,你一定要执行命令,所以改变起来很难。

第二是文化的问题,大企业只注重纪律和效率,改变很难,包括美国的大企业也以一样。

海尔曾经也是以执行力强为企业文化的,但现在,海尔要构建以一个以创造力为本的执行力。随同调研的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谈到,现在,企业进化的速度赶不上人进化的速度。海尔是把企业里的人进行了一场彻底的大换血,以人的创造力为本,而不是以执行力为本。

当整个组织构架调整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三类人的节点组织后,决策权、用人权、分配权全部让渡给小微,“他们有了这三项权力,项目就做起来了。”在张瑞敏看来,这实际上是把人彻底解放了,让每一个人成为创业者,能够体现自身价值,而不是成为工具。

“要进行这个改变,必须要有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就是薪酬,这个是核心的核心。“张瑞敏对哈默说。

海尔曾经请IBM来做薪酬设计,这个设计就是以职位、岗位为基础,是静态的,你在这个岗位上,你就拿这个钱;现在是用户付薪,一下就打乱了组织结构,把串联的变为并联的。

2011年,海尔兼并日本三洋白电,三洋白电亏损了8年。张瑞敏问,谁对亏损8年负责?所有的人都说自己没有责任。研发说,我是根据上级命令研发的;制造说,我是根据研发的产品来制造的;销售说,你制造好了我来销售,市场觉得这个产品不对路,我也没法。大家都拿钱,但谁都对结果不负责任。

海尔兼并三洋后,改变了流程,所有人都要共同为市场负责,把串联式组织结构变成并联,如果产品卖不出去,研发的也要承担责任。赚着了,大家都有钱。结果,海尔接手三洋8个月就止亏了。

张瑞敏谈到三洋白电说,其实日本企业员工非常努力,企业非常优秀,但他们不具备互联网时代所要求的必要素质,就是和用户零距离。日本家电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和用户之间的距离非常大。现在,全世界的组织基本上都是串联,而不是并联。

海尔直面的问题,是对试错的承受力

哈默教授调研的主题,其实,也正是困扰现在很多企业CEO的一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大企业如何颠覆自己,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去年,财经作家吴晓波到全国各地跑企业,他看到的情况是什么呢?中国的很多实体企业的老板在想着怎么转型;跑到北上广的咖啡厅,看到80后,90后都在谈怎么创业。

这一年4月,吴晓波被李克强点名叫到国务院去开201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坐在他旁边的,正是张瑞敏。

图:2015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 (新华网)

吴晓波问张瑞敏,你怎么看外界对你的评价?他说,如果我再管别人怎么想我,我就不改革了,反正海尔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了。

“为此,海尔放弃了传统的对绩效的单一追求。”这是张瑞敏在2014年12月海尔创业30周年的讲话时提到的。今年1月,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说,中国传统就是以成败论英雄,企业为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像京东这样,一直在亏损一直在融资,2015财年继续亏损94亿人民币,但估值很高;亚马逊也亏损,估值也很高。相反,一旦苏宁亏损,人家就会觉得它不行。

张瑞敏说,海尔转型的难度就在这里,既要变成创业公司,但利润还不能怎么下降。(注1)。

2015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887亿元,同比下降6%,但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20%。线上交易额从2014年的548亿元增加到1557亿元。

海尔内部人士跟本报记者交流时流露出他们的顾虑,外界在看海尔2015年的财务数据时,他们会盯着下降的数据看,但利润增长20%,很多人会忽略。

哈默和海尔轮值总裁梁海山交流时也谈到这个问题。他问,比如,海尔和惠而浦竞争,这种新的探索带来的竞争优势体现出来吗?

梁海山的回答很坦诚,他说,这种探索并没有完全达到目的,有的小微做的好,有的做的不好,改革的成效最终表现在市场竞争力上是有一个过程的。转型带来的困惑是存在的,到现在为止,对新的机制的理解清晰了很多,现在已经进入轨道了。

张瑞敏到美国接触了很多大型企业,他们对张瑞敏说,你这个方法不错,但是我们现在改变很难。为什么?第一,受到了华尔街的压力。对华尔街的利润承诺必须实现;第二,把企业解构之后,几十万人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他们觉得这个很难做。

张瑞敏说,海尔真正要直面的问题的,是对试错的承受力。这几年试错过程时间这么长,就是因为需要掂量和斟酌。容忍程度太高,太大,可能会出现后面没有办法控制;太低,转型又转不动。怎么拿捏这个程度很难,这就像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所说的,“进化的代价就是失控”,想发展就必须进化,进入进化的过程就很难控制。

“管理创新几乎相当于重建,任何来自于外部的企业局部案例都无法给你最直接的指导意义。那么,只有试错了。对于任何一家公司的管理创新,一定要带着耐心去看。”郝亚洲在《向海尔学习转型时的“八大注意”》中能够写到,那种眼看楼起了,楼倒了的事情,是海尔、华为这些挺立30年的企业不会做也不可以做的。

“但不管怎么说,方向还是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这个探索走在前面。”张瑞敏对哈默说。

今天还认为海尔是个白电制造商,你就大错特错了!

2016年春节刚过,马云在浙商总会的一个演讲视频在网上流传,这场演讲马云重点谈了他对20116年经济形势的研判。

马云说,阿里现在花最多的时间在想,公司内部怎么改,组织、人才、文化,商业模式,才能适应未来5到10年的变化。

2016年也是韩都衣舍创业的第10个年头,日前,韩都衣舍CEO赵迎光在第52届泰山管理论坛上提到同样的问题——“我也一样,努力思考着未来的方向。朋友圈刷遍了:错过什么,都不要错过这个时代。这到底是个什么时代?如何才不会错过这个时代?”

图:韩都衣舍赵迎光在第52届泰山管理论坛上演讲

在海尔调研时,哈默也向海尔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他列举了四个公司,微软、戴尔、惠普、英特尔。十年前,这四家公司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四家IT公司,他们的首席执行官都是名人,他们的研发资金都非常雄厚,他们和全世界最好的咨询公司合作,但他们为什么错失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哈默的答案是,“因为他们领导人的智慧没有跟上时代变化。”

不过,马云在浙商总会讲,未来该走怎样的路,企业家的解读和经济学家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改革是逼出来的,办法是逼出来的。

“时代的公司到底是什么?他不能再是一家店铺、一个简单的商家,他是一个能够不断升级自己的系统。”赵迎光在泰山论坛上说。

2016年1月,韩都衣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韩都衣舍这个平台升级打造成一个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

马云则以一战、二战,以及伊拉克战争为例,说明原来的组织,一个师一个师地大规模地作战,这样的情况没有了,现在是一个平台作战时期,你要明白,你的企业,今后什么部门最具创新和杀伤力。企业永远要把资源放在可以听见炮火声身的第一线上去,让一线的员工创新速度越快,创新的成本越来越低,你才可能赢,原来的金字塔的构架会被彻底颠覆。

这一点,史玉柱在2015年的集团大会上也有过阐述,他说,未来的公司就是一个平台,公司组成一个大平台,然后让很多小的团队在上面跑,谁跑赢了就成功了。

史玉柱说,在组织构架上要扁平化,扁平化就是要建立强大的平台,诞生出更多新项目。2015年11月18日,他发微博表示,已经将巨人公司160名干部砍到只剩27人。

但张瑞敏面临的,显然是比史玉柱更大的压力,因为海尔是一个6万人的大企业。

2000年,张瑞敏参加达沃斯论坛后,写了一篇《新经济之我见》,里面提到一句话,“企业不触网就死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海尔轮值总裁周云杰回忆说,当时张首席提出这个观念时,很多人懵懵懂懂,张首席本人感觉大方向是这样,具体怎么变革、怎么做,他说也没有完全考虑清楚。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面对记者的提问,周云杰的回答非常明确:我们的创新、颠覆、向互联网企业转型,经过一个过程的思考和积累后,现在做到了。企业转型为不再是制造产品的组织,而是孵化创客的平台。我们不再只生产家电产品,而是每一个家电都变成网器,连接用户,产品本身可以和用户交互交。

企业平台化,是很多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目标。哈默在调研现场提了一个问题:海尔要打造一个开放式平台,那些想和海尔成为合作伙伴的,海尔这个平台有哪些核心能力帮助他们成功?

哈默教授关注到很多平台,比如苹果的IOS系统,吸引了超过7亿的用户;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像磁铁一样吸引大家。

哈默教授注意到,海尔正在构建的,也是这样一个能够自演进的生态系统。

“那么,怎样才能创造一个别人从来没有创造过的平台?什么样的平台才可以给业务带来新价值?”哈默问。

哈默的问题,远没有问完。

......

西方为什么越来越关注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管理理论?

哈默一行并不是唯一关注海尔变革,前往海尔调研的专家还包括量子管理学提出者丹娜•.左哈尔,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教授比尔•费舍尔,《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米里•.里夫金、人力资源管理大师戴维•尤里奇这些全球管理学界大咖。

记者注意到,2013年,自海尔启动“三化”改革后,先后邀请了《失控》作者凯文凯利、《大数据时代》作者舍恩伯格、《长尾理论》作者安德森等全球互联网思维代表人物来到海尔。3月底,《大爆炸式创新》的作者拉里•唐斯第二次来海尔进行了几天的调研,并参加了海尔“创客咖啡”活动。

海尔“创客咖啡”模式,借鉴的是美国质量学会负责人斯蒂文•海克的做法,斯蒂文•海克以世界咖啡屋的形式举办可口可乐全球实验室论坛。有研究显示,人在喝茶、喝咖啡等休闲状态时,思想最活跃也是最自由,彼此更容易进行思想碰撞、产生好的观念及方法。

“企业在处在向互联网转型中,这个阶段需要融资、需要团队重建、文化重建,需要对于商业模式的反复碰撞,再大的企业,都需要外脑不断刺激他们。这是一个企业痛点,需求非常大。”非创不可创始人赵龙说。

与此同时,作为全球大企业迈向互联网转型前沿阵地的实践者,海尔吸引着全球管理学界的目光。戴维•尤里奇注意到,全球著名的大学里,关于海尔的案例研究有45个。2015年,《海尔:与用户零距离》的案例被收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这个案例是2015年最受哈佛师生欢迎的案例之一。

“中国企业从来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论,全是以西方为师。过去,我到国外是去请教他们,我们有这个问题,你看怎么办?商学院会告诉我们答案,那些大企业会告诉我们他们的做法。然而,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和他们一起探讨。”张瑞敏说。

这种现象并非海尔独有,包括达沃斯论坛,这几年中国企业家渐渐登台成为主角。而全球知名大学越来越欢迎中国顶级企业家去演讲。最近的一次是2月23日王健林在牛津大学的公开课讲万达怎么国际化。

西方为什么越来越关注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管理理论?

这其实是中国对外输出的一种升级:从产品输出到输出管理思想。像万达、华为、BAT等一批企业,都是在与世界巨头的鏖战而成长起来的,是完全可以与世界一流企业并肩的。就在一个多月前,海尔刚刚斥资54亿美元收购了GE家电。这些中国企业的经济管理与企业哲学对于后发国家、乃至发达国家,都是具有参照价值的。而能帮人赚到钱的事,天然有了输出基础,容易被接受、被尊敬。

“那么,海尔的经验,中国企业如何复制?”这是哈默在调研中问张瑞敏的最后一个问题。

现在,很多来海尔的企业说,你们能不能拿出一套流程来,我们拿回去就用。

张瑞敏说,传统的管理有明确的流程,我们以前学丰田,把它那一套流程拿回来用就行了。我们拿不出来,现在很多东西正在优化,我们把共赢增值表正在做动态优化。我们现在还没有把我们正在做的,变成一套可以操作的体系。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