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智能家电普及还需迈过几道坎

2016年05月18 09:58:00 来源:京华时报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2016亚洲消费电子展上周在上海举办,“物联网”与“互联互通”概念依旧是热门话题。但作为这些概念的现实产物——智能家电发展数年以来,市场表现始终不温不火。业内人士分析,智能家电叫好不叫座的背后,主要是存在伪智能、高价格和没有统一行业标准三块绊脚石。

现状

智能互联前景很美好

市场研究机构奥维云网最新发布的报告预计,截至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整体产值将接近3000亿元。报告认为,随着行业巨头快速切入和行业并购不断,家电智能新生态已经逐渐形成。

调查机构中怡康预测,到2020年,白色家电(主要是冰箱、洗衣机等可替代人家务劳动的产品)、生活电器、厨房电器的智能化率将分别达到45%、28%和25%,智能家电未来5年将累计带来1.5万亿元的市场需求。

不过,智能家电在互联互通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中怡康有关负责人表示,就目前的智能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仍以智能单品等基础设备的形式出现,在实现“产品+平台”的互联互通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

从智能单品来看,目前发展较快的是智能电视。数据显示,截至去年5月,智能电视的渗透率已经接近70%,已经为消费者所接受并得到普及,已成为中国家庭首批购置的智能家电。白色家电产品的智能化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在未来智能家居整个生态系统中涉及的白电产品品类是最多的,一旦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完善,白电产品智能化探索取得突破,白电智能产品的规模将呈爆发式增长。

未来,智能家电生态圈将会由单品,逐步发展成为集智慧物业、智慧家庭、社区商圈、安防监控等智慧家庭与社区的多领域组合的智能生态圈。

智能家电叫好不叫座

记者近日随机走访了国美、苏宁、大中等几家家电卖场发现,各品牌的“智能”产品都摆在显眼位置。搭载了智能模块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均在机身位置有明显标示。洗衣机有“智能筒自洁”,冰箱有“食材过期提醒”,空调有“智能感应系统”。

记者在北京苏宁回龙观店看到,销售人员正为两位老人介绍智能空调。该销售人员称,在售的智能空调除了省电、无直吹风,最抢眼的功能就是能够远程控制。“你们如果不会用,可以让子女下载好手机软件,他们在办公室就能远程帮您控制空调。”

“现在各家电厂商都在推智能新品,智能化就是卖点。”这名销售人员表示,新增“智能”标签后,产品价格会更高。冰箱、洗衣机和空调这类大家电,加入了智能遥控感应模块的产品,一般都是较为高端的产品。

卖场销售的智能产品看似火热,但实际上消费者并不买账。家住朝阳区的张先生前不久入住新房,“乔迁新居,所有东西都应该买最新的”,于是他花高价买了一台最新款智能洗衣机。“销售人员给我算过一笔账,高配置的洗衣机省水省电又省心,我一咬牙买了下来。但是用了一段时间发现,我其实只用到了最基础的洗衣功能,额外的桶自净、遥控功能一次都没试过,感觉太麻烦。”

一家研究机构对智能家居调查后发现,人们最想要智能化的是电视(79%)、门禁(75%)和汽车(63.6%)。另外一些智能家居产品却并没有那么受欢迎。

分析

智能成家电业新出路“在‘互联网+’战略的背景下,智能化浪潮正席卷各行各业。”家电产业研究专家陆刃波表示,短短一两年的时间,植入“智能化”概念的家电产品已经遍地都是,不管是黑电(电视、音响等影音设备)还是白电乃至小家电,都争先恐后地打出智能化牌。“智能化为寒冬中的家电产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出路。但在用户体验时代,如何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解决他们的痛点,就成为众品牌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家电产业正面临着较为困难的发展阶段,受宏观经济调整、消费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即使各企业不惜血本,持续打起价格战,但交出的成绩单依然不够理想。物联网概念的崛起,让低迷中的家电行业找到新出路。

陆刃波表示,随着消费者对高水平的家电产品需求扩大,智能化产品不但能为用户带来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的使用体验,还能模拟多种人的思维,实现智能化工作方式和过程。因此,传统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逐渐加快。

各厂商产品尚难互联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智能家居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智能家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包括家用电器,还包括照明、安防、影音等各种子系统,将这些子系统链接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格力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协议,物与人、物与物相连还不通畅。未来智能家居是必然的趋势,促成这一协议的制定和行程还需各行各业共同努力和合作。

产业观察人士梁振鹏也认为,制约智能家电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现在行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举例来讲,海尔的冰箱或空调就无法与美的产品互联。各家产品之间没有互通接口,不能实现互联,就不能相互操控,不能互通就没有智能家居一说。

京东方面同样认为,互联互通是用户痛点。因为随着用户采购智能产品的增加,他们需要安装多个APP,即便这样智能设备间也难以互动。

一位家电从业者称,很多产品声称“智能家电”,但因为无法统一控制,家用电器、安防、照明等系统各成一体,这些产品并没有方便用户生活,反而使用户的生活变繁琐,被产品控制。

智能家电噱头成分大

梁振鹏说,很多所谓的智能没有必要且繁琐。“比如你买了一台智能冰箱,想用就得学习很多操作,既要关注微信公众号,又得下载手机APP。这种使用体验让消费者变得更累。”

“很多家电企业都在吹嘘,自己的洗衣机产品能够根据衣服不同情况,自己投放洗衣液,自动检测衣服干净程度和重量。有些空调也号称能够根据室温自动调整温度。但是放眼望去,市场上根本没有能够真正提供这种功能的产品。”梁振鹏说。

这就是智能家电的奇怪现象,伪智能、功能鸡肋、价格虚高。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智能化单品,还是所谓的智能家居平台,真正被消费者接受和使用的少之又少。

一名资深家电从业者告诉记者,“智能家电”这一概念火爆,但过多的炒作使它变得虚无了。很多品牌盲目追求“智能”的噱头,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如果这一根本被忽略,智能家电无法落地。

正因这种“飘浮”,让不少智能家电出现伪智能、高价格问题。有很多家电产品,只因为在设计中加了一个WiFi模块,摇身一变成为“智能”产品,价钱翻倍。

出路

产品要关注用户体验

中怡康研究专家左延鹊认为,市场上的很多智能家居产品功能虽多,但大多都不实用,而且产品稳定性不足,价格又居高不下。所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把价格调整到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水平,真正带来舒适和方便,这样,智能家居才能有持续良好的发展。

陆刃波表示,真正的智能家电,必须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能够真正为用户提供智能、简单、便捷的使用体验,而不是一味地给自己脸上贴金。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前提下,一方面加快行业统一标准的制定,另一方面提高制造企业自身技术,这两方面条件成熟后智能家电才能实现跨越式进步。

梁振鹏认为,智能家居是一个大的系统。只有家电企业与电气、建材、房地产类基础产业结合,才能真正得到普及。因为涉及房屋装修布线问题,消费者一般不会为了智能而增加成本自己布线安装。现在的问题

是,家电企业想当然地认为,消费者会花额外资金和时间成本去重新布线安装一些智能产品。

“我认为应该从源头,向消费者提供智能产品。”梁振鹏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精装修方式,向消费者统一提供智能家居。房地产方进行房屋设计的时候,就应该把智能网关、路由都加进去。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