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冷链物流:用足利好克服利空抓住机遇

2016年01月12 10:02:54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客观形势的变化将冷链行业推到了“求变谋发展”的风口浪尖。整体回顾一下2015年,我们发现,在形势大好的同时,行业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洗牌和挑战!

相较于2012年的“波澜骤起”、2013年的“稳中有进”、2014年的“快速发展”,2015年是我国冷链物流宏观环境最好的一年,特别是随着生鲜电商的崛起,赋予了冷链产业新的商机。

2015冷链物流宏观环境七大利好

回顾2015年冷链物流宏观环境,主要有七大利好:

一是“一带一路”。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而要实现“一带一路”愿景,物流业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8月31日,大连港东北冷鲜港项目启动,总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总库容为70万吨的冷库,可提供中转、信息服务及一站式通关报检等一体化综合服务。东北冷鲜港项目的启动,是大连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项目之一。

二是互联网经济。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曾八次提到“互联网”三个字,而且特别指出要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和转型升级。总理随后还专门到了国内知名冷链企业河南鲜易控股公司考察,并对该公司利用互联网开发冷链物流表示认可。

三是新政陆续出台。《新食品安全法》对上下游环节的食品安全要求更加严格,冷链物流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发展。《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鼓励发展社区自提柜、冷链储藏柜等新型社区化配送模式,完善冷链仓储建设。此外,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冷链专项规划。

四是冷链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冷藏车预计增长14000辆左右,冷藏车保有量突破9万辆,同比增长18.4%;全国冷库新增390万吨,冷库总保有量达到3710万吨,同比增长11.76%;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2%、34%、41%,冷藏运输率分别为35%、57%、69%。

五是自贸区发展为冷链提供了新机遇。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与更多国家自贸协定的签署,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的运营,使得高端食品进出口业务快速增长,这对平衡传统冷链业务下滑,开创冷链新的营收板块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是冷链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前行的步伐加快。海航冷链、小田物流、齐畅冷链、镇江恒伟、凯雪冷链等纷纷登陆新三板或E板,大韩通运控股荣庆物流、三井物产与领鲜合资、伊藤忠与辽渔牵手。总之,2015年是金融资本和冷链物流结合得最紧密的一年,也是实质性动作最多的一年。

七是生鲜电商依旧很热,O2O大行其道。据统计,2015年我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60亿元,并将在2017年突破1000亿元。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冷链行业宏观环境的利好,只能是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发展的空间,却同时意味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意味着优胜劣汰。2015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很多冷链企业的收益不增反降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此,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行业的差距和企业自身的致命弱点所在。

阻碍冷链物流持续发展的五大利空

一是行业依然小众。目前我国冷链市场规模已达到11200万吨左右,但是,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特点依然是以“小众”为主。从中物联发布的“冷链物流企业百强排名”来看,在规模方面,冷链百强企业总收入为109.02亿元,只约占全国冷链总收入的10%左右。可见,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很明显,冷链物流市场化水平和集中度仍较低。

二是冷链成本依然较高。生鲜电商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冷链物流成本较高,一般在30%~40%,甚至超过100%,如果冷链质量不高,还可能会前功尽弃。

三是“断链”问题严重。目前国内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从事冷链的仓储和运输环节,而且大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我国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各物流环节“断链”问题严重。

四是物流设施落后。我国冷链物流的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易造成大量损耗,不仅物流成本过高,还易出现安全隐患。

五是高级人才匮乏。最近和一位国内食品冷链行业著名企业老总闲聊,这家公司有上千名员工,我问他们企业目前有多少博士?回答出乎我意外:一个没有!硕士倒是有一个,还不是学物流的。此事令人震惊,物流行业特别是冷链物流这个相对科技含量高些的行业,高级人才居然匮乏到如此程度;连国内著名的冷链物流企业高级人才尚且寥若晨星,其他就可想而知了。

冷链产业创业创新的三大机遇

大家知道,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16年将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规划提出将继续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我们冷链物流行业来说,2016年以及在“十三五”期间,面临着三大历史机遇:

一是互联网经济继续发力。“互联网+冷链物流”就是把互联网的一整套现代技术包括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到冷链物流行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供应链网络和资源进行优化和规划,以提升对需求和供给预测的准确性,实现供应链成本的可预测、可计算、可分析、可控制,从而大幅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二是供给侧改革。谁都知道,内需所以不足,是由于供给适应不了需求结构的变化,所以必须在供给一侧发力。从物流供给看,以终端消费者为对象,个性化、多样化的物流体验已成为电子商务条件下消费者的核心诉求。特别是“最先一公里”在整个供给侧结构中的地位极其重要,重视“最先一公里”才能根本解决产品损耗大、成本高的难题,从而倒逼和提高冷链效率。

三是资本助力冷链物流发展。随着第三方冷链、生鲜电商、冷链园区、冷藏设施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资本的介入和驱动力度日益加强,今后会有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携资本的优势跨界进入冷链物流市场,并依托互联网经济的新思维、新模式改变原有的资本游戏规则。

总之,互联网经济、资本助力,以及供给侧改革这三大历史机遇,不仅将成为我国冷链产业创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强大驱动力,也将会成为2016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新常态。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