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之窗

美的竞购东芝 中国企业强在哪?

2016年03月17 06:50:00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继夏普全盘售卖给代工大王台湾鸿海集团后,又一家日本家电企业东芝昨(15)日传出将出售家电业务,其中与东芝接洽的企业包括中国两家企业美的集团与创维集团、一家土耳其企业阿奇立克(ARCELIK),继而中国企业国际化并购再掀高潮。

东芝对美的和创维均是一块香饽饽

中国家电网记者先后向美的、创维相关负责人询究并购确切消息,两家公司并未否认与东芝公司的接洽,美的方面也向记者发来官方回复表示:“国际化是美的集团的三大战略主轴之一,是美的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和重要战略目标。美的一直以开放和积极的心态寻找进一步加强集团国际化的机会。美的集团也一直秉承务实稳健的发展原则,本着对投资者和消费者负责人的态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会做出重要的国际化部署。”

暧昧的官方口径透示出美的并购东芝家电的极大可能性。

“在目前知晓的三家企业中,美的胜算最大”,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向中国家电网记者分析道,相比之下美的集团规模体量更大、平台更强、财力更雄厚,此前与海尔竞购GE家电时美的出价并不低。而方洪波也公开说过,未来在合适的机会下会寻求国际并购。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美的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与东芝旗下东芝开利成立美芝公司,从而成为后来享誉全球的著名空调与冰箱压缩机厂,后美的又与东芝开利接二连三有过持续合作。

对于东芝家电的优势,美的集团首席架构师李强向中国家电网记者如此评价道:“东芝的变频多联机,直驱式变频洗衣机等是有技术优势的”。

当然,还有一点,如果美的拿下东芝,那么东芝黑电业务将会弥补美的集团在黑电领域的空白。

除了美的,另一家企业创维并购可能性也有。在刘步尘看来,这两年国际化也是创维的既定战略。

据悉,创维于2015年4月签约收购了德国老牌电视企业Metz(美兹)电视机业务从而拓展欧洲市场让其具备了国际并购经验,此外创维自去年开始发力于白电业务,东芝家电在白电上有既定技术优势,如果拿下东芝,于创维而言也是强化其白电业务技术实力的好机会。

日本家电企业或将被中国企业相继买入

从三洋、夏普再到如今的东芝,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始卖掉家电业务,随着经营亏损问题成为日本家电企业难以摆脱的魔咒,下一个要卖出的日本企业也许会是索尼或者松下。

“这种可能是有的”,刘步尘分析,日本家电企业正在逐步淡化和退出家电行业,他们退出的方式是卖掉,而中国企业买入的机会更大。因为在欧美、日、韩以及中国企业之间,三星、LG为代表的韩企技术能力已经较强,欧美家电企业中的老牌企业也在全球范围内占据较强的技术实力,但中国企业在技术和市场层面介于日企和韩企之间,所以购买日本企业对中国企业是有价值的。

日本家电企业的没落并非技术没落,而是他们市场适应力下降、全球化战略能力下降了,这时候买入反而是优质资产,并且买入价格也不会太高。

在中国企业迎来新一轮全球化并购浪潮的同时,关于并购风险也不绝于耳。过去TCL并购汤姆逊公司、联想并购IBM等案例让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同时,一并伴随的风险也让中国企业尝到了苦果。

“国际并购中最大的问题是文化整合风险”,刘步尘分析称,过去中国企业的并购没有太多经验可循,都是蛇吞象,并且急于将并购公司消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实际上那些被并购的大企业内心是排斥的,不愿意融合的。

“所以这几年中国企业收购国际企业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为了减少文化冲突,一般在收购后会保持收购对象的独立性,在一段时间内不做调整,甚至对其财务都不参与管理,以减少整合风险”,刘步尘判断,所以东芝如果卖给中国的企业,相信它的品牌和技术也会独立一段时间。

下一个被中国企业买入的日本企业,会是松下或者索尼吗?

中国企业全球扫货能力为何逐渐变强?

不仅仅是日本家电企业将逐渐成为中国企业的并购对象,从TCL此前成立产业并购基金、海尔收购GE家电、海信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以及创维收购德国Metz等一系列经验看来,中国企业通过并购走向国际化的能力以及信心正在提升,这是如何体现的?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此前就国际化并购中中国企业的能力问题接受中国家电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从平均竞争能力来讲,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也许10年,也许15年。在大部分产业里面,中国企业的综合能力和国际标杆企业不相上下,以前觉得索尼、松下是很遥远的目标,现在看来日本电子企业也有很大的困难。”

在看并购,李东生认为,并购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不同的案子,不同的项目,重点也是不一样。但有一点差别是,和十多年前相比,现在整个中国经济更强大。

李东生拿TCL的经验举例,2004年TCL完成第一个大型跨国并购时,中国正在处于一个转型升级发展的初级阶段,当时TCL得到中央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支持。“但都是精神层面”,李东生笑言,现在可不一样,你可以在很多国家基金里面寻求帮助。我们看到很多项目背后都是有国家主导的产业基金参与,只要企业的并购是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

二是企业能力有差别。李东生称,过去走出去,中国企业不够强大,团队能力还有资金能力。“以TCL为例,现在高管团队里外籍管理人员比例提高,去年提拔的4个集团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中,有3名是外籍人员。而在当年并购初期,他们更适应欧美的文化,不过经过这些年的融合,他们现在已经是我们并购团队的灵魂人物”,还有资金方面,李东生称,现在TCL资本能力强大后,不仅能考虑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还可以得到一些产业基金的支持。

TCL李东生认为,与10多年前国际化相比,中国企业现在团队与资金能力变强, 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全球实力增强,国家给予的实际支持更多。

据悉,此次美的竞购东芝的价钱就在10亿美元左右,而美的集团目前拥有700亿人民币的现金,海尔54亿美元拿下GE家电,这些充分说明中国企业如今的资金能力。

从如今的实力来看,中国企业中也有已经处于全球产业第一阵营的,比如华为。李东生认为,未来10年或者15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会进入全球产业第一阵营,这将是中国经济强大的标准。也代表着未来整个中国经济将在全球经济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超越美国是迟早的事。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