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之窗

中国家电“跨国婚姻”前景未卜

2016年03月24 09:40:03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前段时间,快要修成正果的“鸿夏恋”因一份夏普“或有负债”的关键文件而“暂缓签约”。真所谓我有心救你,但你不能坑我啊!

不过,已不堪重负的日本电器企业又出新闻。日前东芝正在和美的集团就“出售家电业务部门”进行最后谈判。

上周,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东芝将白色家电业务(即大型家电业务)出售给美的之后,东芝家电品牌将继续保留。

而据《华夏时报》最新报道称,美的集团已与东芝株式会社(下称东芝)就收购其白色家电业务事项达成谅解备忘录,美的将通过收购获得东芝白色家电业务控股权。

东芝集团出售这一业务也是迫不得已。因为东芝2015财年数据显示,其整体业绩亏损额已从5500亿日元(约合314.6亿元)扩大至7100亿日元(约合406.12亿元),而甩掉亏损业务成了当务之急。

但对于美的而言,正如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在《投资界》的报道中所指出,主要是因为其产品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一直处于中低端,东芝是百余年的老品牌,白电产品定位中高端,收购东芝白电将有助于美的在发达国家打开高端市场。

虽然这样的“跨国婚姻”比比兼是,但能否收获双赢长久走下去还得并购公司努力经营。

海外并购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除以上两家的并购消息外,在传统行业,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记颇为丰富。在这些较为大型和典型的并购案中,有些成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些则成了平地上惊现的陷阱。

多次并购失败如TCL。2002年,TCL以820万欧元的低价收购了已经宣布破产的施耐德电子公司。2004年,并购净亏损已达近亿欧元的阿尔卡特手机部门。同年,又与彩电业务亏损1亿欧元的法国汤姆逊公司合并了彩电及DVD业务。看似美好的国际化整合之路,当面对巨大的亏损业绩时,“财大气粗”的TCL也无力回天。

在这场跨国整合中也不乏胜利者,如上演惊险戏码的联想。2004年,联想12.5亿美元购入IBM亏损已达1.39亿美元的PC业务。虽然这场“蛇吞象”并购行为不被外界看好,但它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并将企业总部移到美国,保留大量原高管的职务,让联想顺利与国际市场接轨,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PC供应商。

此外,苏宁2010年收购日本LAOX家电连锁卖场,联想2011年收购日本NEC电脑业务,海尔集团2011年收购日本三洋电器集团。

在这些并购案中,很多都是对外国亏损企业的并购。因为面临地域、文化、业务等的不同,所以后续的经营还充满变数。

而且,据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可持续发展报告2015》显示,仅有13%的企业盈利可观,各有24%的企业分别处于持平和亏损状态。

相比而言,并购一家业务相似或互补,盈利状况良好的企业,或许胜算更大一些。

比如,年初停牌2个多月的青岛海尔宣布斥资54亿美元买下GE家电业务,并与其达成了深度的战略合作。而GE家电2015年全年营收在70亿美元左右,收购将使青岛海尔的体量从2014年的887亿元直接跃上1500亿,成为名副其实的家电巨无霸。

海外并购多为获得资源和开拓国际市场

并购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能选择具有相似或互补业务的企业,也可能是完全不相关的多元化业务。由于公司的战略定位不同,中国企业选择并购的海外企业也大有不同。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想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占得先机;二是希望通过海外并购寻求自然资源、打开国际市场等。

据经济学人信息部数据,2004至2009年11月期间,中国企业已完成的172宗金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发现,约45%的并购案例是为了获得矿产、石油等自然资源;33%的并购交易是为了开拓海外市场;12%的是为了获得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等战略资产;其余的则是为了谋求潜在的资本收益。

除此,在新一轮的海外并购潮中,中国企业的并购也带有了产业升级的性质。

海外并购该选择哪些企业?

并购企业不像单纯的购买一件商品,企业往往需要考虑多方因素,因为稍有不慎,不仅白白流失大笔资金,也可能影响公司之后的海外发展情况。

但目前来说,海外并购的对象多是那些长期处于亏损、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有的更是为了甩亏损包袱才决定出手。这样的企业,除了面临巨大亏损,还存在管理问题、员工众多、缺乏技术创新优势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可以用低价购买整个企业或业务线,相应的也会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在进行并购时,不要冒然决策,应参考以下三点进行综合考量。

一是选择战略互补的企业。公司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宏大目标和总体计划,它决定了企业选择怎样的公司和业务,使得公司得以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并购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二是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一般来讲,企业价值与其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成正比,企业运营风险与成长潜力成反比。所以,进行海外并购时,企业应该明确自己并购目的,是为了拓展国际化的业务线?还是为了寻求海外更多的自然资源?亦或为了庞大的业务渠道?

三是选择业务相关的企业。通常,业务相关程度越高的企业,可利用的资源会更丰富,两家企业的相容性也会更高。并购后,通过对生产、供需、销售渠道的整合,不仅可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还可以获得更大的品牌协同效应。因此,对于没有那么大国际整合能力的企业,还是选择业务相关的企业更具优势。

目前看来,美的并购东芝的前景未知。但我们可以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这句话中获得启发:只有购并方彻底考虑了能够为所要购买的目标公司做出什么贡献,而不是目标公司能为购并方作什么贡献,购并才会成功。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