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技术中心>技术综述

郭维圻:对我国供热发展趋势的判断和思考

2016年01月19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供热行业也同样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改革期、挑战期和机遇期。供热行业不仅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而且还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历史性变革,如何判断并把握供热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供热行业将面临新抉择。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的形势对供热事业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供热行业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记者近日采访了原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供热管理办公室主任、原北京市供热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城镇供热专家组专家郭维圻。 郭维圻认为,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供热行业也同样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改革期、挑战期和机遇期。供热行业不仅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而且还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历史性变革,如何判断并把握供热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供热行业将面临新抉择。 他对供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以下分析与判断。 判断一:当前供热行业正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必须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来改变现状,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将加剧供热企业对环保的投入,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出路;二是全球发展导致的能源需求增长,将推高化石燃料的价格,我国北方地区供热行业燃料成本居高不下,将造成不良经济影响;三是劳动力需求加剧和社会人工成本上涨,将使供热人工成本急剧增长,企业负担进一步加大,逼迫供热企业寻求新供热管理方式。 判断二:我国供热行业已进入两个关键时期。一是伴随城镇化进程,供热事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预计2020年,供热面积将从目前100亿平方米增至200亿平方米,但供热发展又面临着资源、环境、安全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的多重压力,供热已作为战略性问题提到国家以及城市管理的重要议程;二是在节能减排和老旧设备的压力下,供热设施设备已进入了更新改造期,供热行业新的设备设施装备水平将决定着我国供热系统未来15年至20年的能力与效率,也决定着供热领域节能减排水平。 判断三:供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机遇大于挑战。一是采暖用户要求越来越高,消费需求呈个性化趋势,供热面临用户的挑战,传统供热只讲保障将成为历史,未来企业比拼的是创意文化,供热产品将走向舒适化、个性化、数字化;二是新能源革命,使供热行业成为朝阳行业,资金、技术、人才开始涌向供热领域,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物联网以及资源整合、互联互通的趋势,供热市场将被无情分割,传统供热方式与管理方式以及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新挑战;三是新常态下的新经济政策,将更加注重民生需要、基础设施、环境生态、能源建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领域,如何争取和利用好新政策是供热行业面临的新发展机遇。 判断四:供热行业将面临新的重大变革。这体现在,一是供热行业肩负着节能减排的重要使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供热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全面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和供热运行效率,努力构建安全、清洁、经济、高效的供热系统已成为我国供热事业发展的关键,责任重大,任重而道远;二是供热行业需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供热企业改革、适应市场新形势与要求、加快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加快新技术推广和装备升级,这是当前供热企业必须思考和付之行动的问题,也是供热企业再发展的关键;三是发挥行业整体作用,凝聚行业智慧与力量,围绕发展、改革、管理三大主题,引领行业的技术进步与企业改革,这将是供热行业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同时,郭维圻又对新形势下供热企业面临的压力进行了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供热企业主要面临三个方面压力,一是成本压力,包括环境治理成本压力、燃料价格成本压力、劳动价格成本压力;二是社会压力,包括消费需求提高压力、市场竞争加剧压力、政府资金紧缩压力;三是自身压力,包括管理观念陈旧、技术装备落后、综合素质低下等方面压力。 在问及目前供热行业存在哪些问题时,郭维圻表示: 一是体制改革尚待深入,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热计量收费制度改革尚未将补贴方式纳入工资结构和退休统筹范畴,企业退休人员采暖保障还存在政策障碍;供热计量面临的体制障碍、政策障碍、基础障碍、利益障碍、设备障碍、能力障碍,将制约计量收费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客观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两个主体”尚未确立、政策引导尚未到位、法规标准有待完善、社会宣传缺乏力度、行业自律尚需努力等问题,需要政府加以引导、规范;供热市场机制尚未形成,供热投资体制尚未理顺,供热价格体系与调价机制尚未形成,各地供热价格面临资源、环境和社会稳定多重压力,特别是大气治理带来的高额供热成本,使供热价格倒挂,企业政策性亏损得不到合理补偿,打击了供热企业的积极性;再有就是传统观念以及传统方式制约企业发展,供热企业改革有待深化。 二是历史问题欠账严重,设施老旧年久失修。由于体制改革滞后、热价未理顺、欠费严重等历史原因,供热设施资金投入不够,设备年久失修、老化严重,跑、冒、滴、漏等浪费热能现象突出。北京市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还有5168公里的管网设施以及2.4037万公里的户内立管亟待更新改造,涉及供热面积两亿平方米,这个问题普遍存在。 三是企业壁垒制约发展,技术装备已经落后。目前,我国供热行业的传统观念、落后模式、老旧系统以及企业壁垒已严重制约了技术进步与事业发展。燃煤锅炉面临设备更新或排放改造,设备升级改造与供热系统节能改造迫在眉睫,这决定着企业未来10年到20年的生存与发展。我国供热企业的锅炉效率、管网输配效率以及换热效率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节能潜力巨大,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快供热节能从智能转向智慧是当务之急。 四是企业管理基础薄弱,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各地供热后勤化非企业的运行模式,造成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中小供热单位管理粗放、效能与服务低下;供热职工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在供热一线员工中,60%是季节工,流动性大,基本技能、服务意识、管理能力与先进设备、安全运行、节能降耗、服务质量的要求差距较大,直接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保障能力、节能减排和服务质量。 五是传统方式受到挑战,企业发展面临风险。一方面,事业发展加速,特别是物联网的发展,社会资本与技术向供热领域的倾斜,使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思维、新模式开始涌入供热领域,冲击了传统供热方式;另一方面,目前,传统供热企业已进入疲劳期,企业故步自封、技术壁垒、市场封闭,全员精神不振、情绪低迷,企业不仅失去了创新的激情与动力,而且可持续发展还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 他认为,供热行业要确定发展目标。一是技术目标,就是提升并引领供热行业的技术与装备的先进水平,打造安全、清洁、高效、经济的供热系统,深化供热领域的节能减排。二是管理目标,就是创新行业管理机制,强化行业基础管理,全面提升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全面提高企业和员工素质,努力创造和谐供热环境,努力打造一流的供热队伍。 对供热行业今后的发展思路,郭维圻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积极创造争取供热行业生存发展的条件。要加快推进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价格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继续完善供热法规体系,积极培育规范供热市场,逐步建立供热市场新秩序;要加大政府供热基础设施扶持力度,解决历史欠账问题,提升供热系统的保障能力和节能减排效率;要积极推进供热资源及体制性整合,促进供热向市场化、规范化、集约化经营的转变;要提升供热行业社会地位,提高劳动力资源质量。 第二,积极探索供热企业发展方式与途径。发展是硬道理,谁占有了供热资源,谁就占有了市场,谁就赢得了发展的可能与机遇。供热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拓展企业供热规模,将企业做大作强;要注重发展方式,力求将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改造结合;要创新服务理念,适应并引导消费需求,奠定发展基础。把握发展条件,重视项目投资的环境与投入产出效益;要以环保与效率为中心,多种方式发展;要延伸企业服务,盘活现有资产与市场,整合资源发展。 第三,依靠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支撑供热事业发展。科技创新和装备升级已成为当前缓解行业成本压力的关键。要集合行业智慧与力量,围绕供热系统技术路线和关键设备,做好系统顶层设计,以可以达到的最高标准,整合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资源,为供热行业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要进一步放开供热技术市场,改变“唯我为大、故步自封、技术壁垒”传统观念,打破地区间、行业间、企业间技术壁垒,引导社会资源向供热领域的倾斜、流动与聚集,加快供热行业的技术进步;要以全生命周期的新理念,加快供热系统技术创新与设备替代升级,借助计量系统改造、天然气低氮改造以及新一轮设备更新改造,全面提升供热行业技术与装备水平。 第四,全面提升企业素质,奠定行业发展基础。先进的技术设备离不开企业坚实的管理基础,更离不开企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一线队伍,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是人力资源和企业素质的竞争。要将供热行业技术培训与技术人才培养纳入行业发展战略,开展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大力培育技术人才,加强一线职工技能培训,为行业技术进步和事业发展聚集力量;要实施减员增效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现代化的手段,依靠各级管理人员的智慧,提升供热运行的效率与管理水平。 第五,稳步推进计量改革,实现计量收费可持续。总结反思我国供热计量10年改革,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但也有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训,在全行业改革的实践中,认识上已经有了“五大转变”:一是从非理性、盲目性向合理性、科学性方面转变;二是从为计量而搞计量向为节能降耗和精细化管理转变;三是从强调计量改造向系统节能改造方面转变;四是从单纯计量技术向智慧供热方面的转变;五是从重前期计量改造向后期能源服务管理的转变。这五大观念上的转变对未来计量收费的可持续至关重要。 他强调,总结反思10年计量改革的历程,全行业要调整心态,统一思想,围绕降耗增效和行业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稳步推进计量改革。 谈到具体思路,郭维圻认为,要以节能降耗为目标,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调整实施路径,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取得实效;要强化并落实供热单位和计量生产服务单位“两个主体”的责任,将责任与利益挂钩,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计量管理新机制;要鼓励技术创新,规范计量市场,注重行业自律,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与市场秩序。同时,政府要有所作为,勇于担当,积极化解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主动为供热行业计量收费的可持续创造条件。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