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空调业杀出个新品牌,原来竟是“格力造”

2015年12月30 09:15:35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空调价格战、空调清场战、空调口水战、空调围剿战,2015冷年空调行业喧嚣声此起彼伏。空调界强者恒强,弱者则近乎一落千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空调市场弱者,不是指三、四线的中小空调企业,而是国内A股上市的空调类家电板块上市公司。

最典型的,莫过于2015第三季度亏损的海信科龙和2015前三季度亏损的春兰股份。熟悉空调业的人士可能比较清楚,在2013年国家高效节能补贴政策退出后,空调市场并没有像彩电、冰箱和洗衣机业那样快速陷入补贴透支、需求不足的市场困境。

从一枝独秀,到价格战清场

据查阅,在2014冷年,空调市场还可谓是一枝独秀。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冷年中国空调市场研究报告》:“在没有任何政策外力推动下,空调市场依靠增量需求继续维持市场稳定增长,销售量同比增长16.24%,国内市场销售规模达到4200多万台,销售额同比增长17.49%。”

相比彩电业常年各种形式的价格竞争,在2015冷年之前,国内空调各大厂商之间存在一种默契,有点类似现在的厨房家电业:不打价格战,这使得很多二、三线空调厂商的毛利率都比较稳定,前几大空调厂商的毛利率相对也比较高。在2014年整个国内家电业都往市场常态化方向下滑的时候,空调业至少是日子过得还算舒适。

然而,格力空调2014年国庆前夕打出的“20年首次价格战”行动,打破了这种默契。随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开启战斗模式,又是犀利点评,又是霸气清场,霸道女总裁快人快语,引来阵阵空调市场杀价之风。

格力空调的竞争对手们,尤其是二、三线品牌则抱团联手“动真格”,加上行业原本的高库存压力,空调厂家之间的竞争激烈不断,直到2016冷年开盘,空调业的巨头们仍处于去库存的状态中。

春兰空调就是最典型一个被清场的缩影。据家电网查阅财报数据,2014年1-6月份,春兰空调的毛利率是26.2%,到2015年1-6月份空调产品的毛利率只剩下5.9%,而且2014年度春兰空调也是库存量高企。

老技术派格力的人才分流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在进来。老空调品牌的春兰涉足房产、电力环保,澳柯玛加投医疗冷链、投资矿业,海信科龙旗下的容声开发洗衣机业务,而创维、TCL等黑电企业则加码做空调业的新品牌。

比如创维,在空调价格战风口进场,圈内的议论也是纷繁不断,有褒有贬。虽然2014年就成立空调公司。但2015年对于创维空调来说才算是一个真正的成立年度,因为今年才有产品可以让用户、同行和渠道商来检验。不过,外界对于这家本不是同行的同行加入空调战局,实际上了解的内情并不多。

和过去一些家电企业跨界做洗衣机、做空调,总是从低价、从低端、从乡镇市场做起不同,这家新空调品牌虽然挂的是创维名,但其产品和技术烙印,实质打上的却是“格力造”。

要说现在中国空调企业中,技术研发、技术储备、技术人才三大指标最强的,还是格力(GREE)和美的(Midea)两家,尤其是一直专注空调产品研发的格力。

2015年6月1日的格力电器股东大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就称,2014年格力就有600多技术人员被挖。管中窥豹,格力的技术人才不仅多,被誉为空调界的“黄埔军校”,更重要的是,国内各大空调企业同行都非常青睐和认可来自格力的技术人才,这是很多国产家电巨头无法做到的。

据查阅,创维空调团队的核心骨干都是来自格力。公开资料显示,原重庆格力原副总经理姚小兵,在巴西市场历练5年曾担任过格力电器两器分厂厂长的冯澜,曾担任合肥格力总经理助理的庄雅妮都是现在创维空调的核心骨干管理人员。而创维空调总裁肖友元,在格力工作时间长达十余年之久。创维空调旗下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市场销售也主要是来自格力的团队,目前创维空调团队的大本营也在广东珠海。

所以,本质上看这并不是一家彩电企业进军做空调,而是一伙身兼格力技术、格力研发和格力销售经验的人才骨干、年轻团队,借创维这个国产家电品牌,尝试再造一个技术派导向空调企业,是尝试,也是机会。

朱江洪时代的格力是令外界称叹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当年格力年营收额还没有现在这么高,但是格力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却是令同行望而敬佩的,这也是现在格力的技术人才为何如此受到其他空调企业看重的重要原因。

最近几年,格力进入董明珠时代,从董明珠雷军的10亿元对赌、董姐亲自出镜代言光伏空调和晶弘冰箱、董姐的格力手机营销,外界可以鲜明看出格力的营销导向型迹象,而董姐本人也早已被誉为中国空调界的营销女皇。

格力600多技术人员被挖,其实是一种开枝散叶的过程,格力现在依然是国内空调业翘楚,短期内这是无法改变的,这些过往格力培养的优秀技术人才,进入到其他空调企业,对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毕竟在朱江洪时代格力花重金培养的人才和开发的技术,是真金白银得来的,更有着多年的经验累积,这些人才组成的新团队,在新的企业品牌上继续做自己擅长的事,更像是在传承老一派格力人技术立企坚守做产品。

吃肉与喝汤

一名证券机构家电分析师告诉家电网,人才、技术、资金、渠道和品牌这几个优势是做家电必不可少的,是金子总会有市场,国内空调市场中国产品牌占了90%,格力、美的又是一线两强,应该说现在的中国空调市场不缺低端空调,也不缺高端空调,但缺的是性价比高的差异化产品,小米就是靠高性价比崛起的,这点很多中国家电企业都比较缺乏这种意识。

据了解,国内空调业三巨头,格力、美的、海尔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余下的二线阵营企业,少数高一点的可能市占率有4%、5%,为数众多的都是1%、2%上下。

巨头们吃肉,中小厂商不甘心喝汤,志高要冲击前三,冲击千亿,奥克斯也要撼动前三甲。那么,拿什么来冲击和撼动?实际上,格力被挖的众多技术人才里面,很多去了下面这些空调企业。在空调圈内,这并不是什么秘闻。

因此,这些有着丰富格力技术和工作经验的人才在圈内散落开来,去到奥克斯、志高甚至创维、TCL等企业去做空调,一方面,技术导向不仅是格力,更是扩散到现在的诸多厂商;另一方面,这些格力的技术人才去到新企业,客观上也会提升国内空调产品整体的品质,提高中国空调企业的产品技术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性价比高的产品亦不失为一个好的消费选择。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