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发展看好,家电巨头扎根合肥
11月15日,第九届中国(合肥)国际家用电器暨消费电子博览会落下帷幕,这是安徽省自主培育的以家电产业为主题的国际性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9届。“我省家电产业多年来坚持结构调整,从单一生产制造基地向设计研发、生产、配套物流等一体化产业链发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省经济研究院经济师孙韩说。
就在家电博览会召开的前3天,惠而浦中国总部暨全球研发中心正式在合肥落地。财富500强企业将全球研发中心设在合肥,在我省尚属首次。“惠而浦全球研发中心落户合肥具有重大意义,相比制造中心,研发中心如同企业大脑一样更具有含金量,显示出惠而浦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对安徽制造的信心。”惠而浦中国公司董事长、总裁金友华说。
合肥有“家电之都”之美誉,受到多个家电巨头的青睐。今年8月,TCL宣布将与合肥联手,共同打造全国最大家电产业基地。仅去年全年,我省电子信息和家用电器产业“861”计划项目数达329个,投资达540.7亿元。目前,总投资70亿元的TCL家电(合肥)产业园建设持续推进,其中年产冰箱285万台、洗衣机120万台的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
经济新常态下,我省家电业也受其影响,但是政府牵手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家电产业的效应愈加明显。孙韩介绍:“民生银行积极支持我省家电产业发展,目前已在美的、格力、美菱、TCL等家电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超过8亿元,推动家电企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不完善,产品升级换代缓慢
刚过去的“双11”,我省一些家电品牌成为网民热购的明星产品,荣事达洗衣机、美菱冰箱等在各自领域处于销售的第一阵容。“从整体来看,我省家电产业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但是产业发展还存在缺陷。”孙韩认为,前几年由于宏观经济大环境导致市场萎缩,我省家电产业产量增速下滑,2014年下滑趋势得到扭转,但是总体上市场仍有大量的不确定因素,新产品、新工艺欠“火候”,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省家电产业发展方向与市场热点联系不够紧密。尽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全省家电产业基本是以传统四大家电产品为基础而发展壮大,结构改善和产品提升也是基于传统产品。对此,孙韩认为,从国内家电市场的发展来看,除了传统家电产品在努力向智能化、人性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外,服务型家电产品也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追捧,典型代表就是诸如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等生活电器市场异常红火,但是,我省家电产业在这些市场尚缺乏竞争力。
在“互联网+”的时代,从线下到线上的改变加剧了市场的竞争。比如,2014年以来,国内家电消费市场包括大家电和小家电等品类基本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十一”黄金周也未能带来市场反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商渠道家电零售的大幅增长。“家电销量在电商渠道的快速增长,并不代表整体市场的回暖,部分原因是实体渠道流失的那部分。”中国家电协会理事长姜风认为,线上销售对拓宽消费渠道有一定利好,但综合来看,由于家电消费向来有品牌地域性特征,线上渠道使得消费者的选择面更加宽广,有可能会加速市场震荡,使竞争更加激烈,进一步挤压家电企业的盈利空间。
孙韩认为,我省家电产量的庞大基数,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增长,如果较长时间里无法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打开国内细分市场和海外新兴市场,未来几年内在产量规模上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