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媒体揭"双11"猫腻:一台空调12小时变价四次

2015年11月13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从2009年第一次出现开始算起,双11已经迎来了第七个年头。销售额一年比一年高,消费者的抱怨也一年比一年多,比如某某品牌又突击涨价后假装五折、某某家又超售、某某店又“傲娇”地表示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等等。

这些从多年前就存在的问题愈演愈烈,以至于很多消费者表示“无法再爱了”。对于不少更趋理性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眼中的双11正回归常态。但在各路电商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下,也有不少一时脑热就大肆买买买的冲动购物者。

一台空调12小时变价四次

双11的主打就是优惠的价格,这也是消费者愿意点灯熬油等到零点抢购的最大动力。但商家的心思并不是那么简单。

当夏楠不错眼珠地盯着手机上的显示时间变成00:00时,赶紧打开购物车,准备把早就放在里面的一台3匹空调拿下。没想到的是,就在订单显示确认的时候,她意外地发现,空调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原来是6199元,十一点多的时候我还看过。一过零点就变成了5999元。”夏楠告诉记者,当天这台空调参与的促销活动规则是“每满1000元减100元”,这么一算,6199元可以减600元,最终需付5599元,而5999元可以减500元,最终需付5499元。她发现比原来又省了100元,赶紧确认订单付了款。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在随后的12小时里,这台空调的价格接连发生了三次变化。一次是凌晨两点多,她血拼一番后回头查看一下发货情况,发现空调售价已经提高到了6299元;第二次是11日早上,这次她看到的价格更高,是6599元;到了中午,又一度出现了6399元的报价。如此一来,按照促销规则核算以后,这台空调的最终售价在12小时内就出现了500元的价差起伏。

“真是大开眼界啊。”夏楠感慨地说,幸好自己是在最低点出手了。“但那些上当的呢?找谁说理去。”

这并不是个案,很多消费者都有类似的发现。市民王女士关注的一台手机在昨天零点后降价到2188元,而当天下午价格又变成了2588元。“还有一双鞋,我敢肯定它是‘双11’之前涨到600元然后又号称减到300元的。”王女士说。

预售商品仍顶风作案难退换

10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新发布的《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促销活动管理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新规给预售商品“松绑”,明确指出参与网络集中促销活动的电商平台和经营者,不得设置定金不退、预售商品不适用7日无理由退货、自行解释商品完好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但实际上,基本上所有电商平台都强调“定金付了不能退”,而预售商品能否享受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商家则态度不一,有的表示可以,也有不少商家还停留在“过去时”。双11到来之前,记者曾经随机打开过六家进行商品预售的店铺,其中有化妆品、服装箱包、电子产品和内衣。其中四家表示在11月11日成功支付尾款之后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而一家销售电子产品的网店表示需要找实体店“鉴定”,出具有质量问题的单据才能退货,另一家化妆品店的洁面乳预售页面上则明确写着这样的规则:“定金付款后,申请退款时如判定非卖家责任,定金恕不退还”和“定制类预售商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

“这定金,到底交不交呢?”市民李女士看好的一款服装参与预售,购买预售商品需要消费者提前支付定金,在交易未完成时,若消费者出于自身原因想要取消订单,则可能承担相应金额损失风险。“交30元抵46元,价格是相当优惠,但是交了定金不给退,又怕买回来后悔。”和她一样纠结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但商家的算盘打得更响。“预售需要买家先付款,厂商就无需再垫付自有资金,而且可以根据订购量控制成本。”一位电商网站相关负责人透露,除了拉拢消费者,对于各主流电商平台而言,双11当天流量巨大,采取预售模式可以避免商家因备货量不足或者过多而造成损失。

如果商家的规定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他们可能会面临比往年更大的代价。双11之前,中消协曾经公开表态,对存在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问题严重、整改不及时、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电商企业,消费者协会将依法进行公开约谈。必要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揭露、批评,或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不买就像过年没吃饺子”

双11之于网民的地位,已经就像传统的过春节。大家就像习惯了春节要吃饺子一样习惯了这一天的“买买买”。

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敏昨天早早睡下,没有参与午夜疯狂抢购,但第二天一早,她仍然没有逃脱双11的洗礼。一大清早就发现自己的朋友圈被双11相关话题刷了屏。“比如半夜声讨购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抢到心仪的货物要不要换个品牌、白天补货还能补点啥之类的。”张敏开玩笑地用“惶恐”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我要不要买点啥,不然总觉得你们都过年了,就我没吃饺子。”

但经历了六次疯狂的夜晚之后,打折促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逐渐变小。淘宝达人蒋静今年没有参与双11。她告诉记者,去年趴在电脑前一直刷到了天亮,也没买到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第二天上班一点精神头也没有。蒋静认为,大促销只会刺激她贪便宜的心理,买了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去年买回家的两件衬衣到现在也没穿。“我还是先‘断舍离’再决定要不要‘买买买’吧。”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