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雾霾天气频繁出现,空气质量又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近两年,空气净化器销售火热,成为不少家庭的必需品。
但是,市场上售卖的空气净化器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又是否能达到其标称的净化效果呢?毕竟其效果普通人很难判断,不少消费者对此心存疑问。
日前,宁波市场监管部门采购不同品牌的空气净化器,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比较试验。实验品牌涵盖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一线品牌共20批样品,包括不到千元的国产货,也有价格近万的国外品牌。实验显示,在PM2.5净化方面,这些价格差异巨大的品牌其实效果差不多。
开机一小时,大部分产品PM2.5去除率超99%
本次比较试验,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专门委托了一家具有国家级资质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机构进行。在针对PM2.5检测试验现场,检测人员先将一台空气净化器放入一间30立方米的密闭试验舱,接着,通过仪器向舱内注入固态颗粒污染物,人为设置舱内污染物,并记录舱内空气状态的数据。之后,开启舱内的空气净化器,检测仪器会实时检测舱内空气质量并记录。
通过前后数据对比,就能得出空气净化器去除PM2.5的效率。而每检测一台空气净化器,这样的操作就要重复一次,以保证数据的客观科学。
试验以洁净空气量(CADR)为核心性能指标,这一指标,在大多数空气净化器上也会标示。
按照明年3月正式实施的空气净化器新国标定义,洁净空气量(CADR)是指空气净化器在额定状态和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针对目标污染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净化能力的参数,表示空气净化器提供洁净空气的速率。
本次试验的20批次样品中,14批次明确标示CADR值,有6批次未明示有效CADR值。14款产品实测CADR值均达到标称值(按国标要求,实测CADR值达到标称值90%以上即算达到标称值),效果比较理想。
空气净化器去除PM2.5效果的能力,是很多家庭最关心的。很多空气净化器宣传中的“PM2.5去除率大于99%”,是否真的能做到?
实验显示,样品开启20分钟后,PM2.5的净化效果差异较大。不过,在开启一小时之后,PM2.5净化效果基本接近。20款样品中,除了“远大”品牌的PM2.5净化效率为91.83%,其余的品牌净化效率均超过99%。
使用提醒:空气净化器的颗粒物去除能力与价格没有必然联系,例如小米价格虽低,但PM2.5去除率与其他品牌也差不多。
去甲醛、除菌真的有效果吗?试验显示:具备一定的效果
除了去除PM2.5,大多数空气净化器厂商都会卖力宣传“去甲醛”、“去甲苯”、“除菌”等功能,这些功效是否真的存在?
空气净化器对甲醛、甲苯等气态污染物的净化,主要通过活性炭、化合物反应、静电高压分解等方式来实现。市场上,并非所有的空气净化器都具备此功能,在本次消费体验购买的20批次样品中,具备净化气态污染物功能的空气净化器为11批次,占比55%。
对这11批次空气净化器,本次试验以甲醛、TVOC(以甲苯为例)为特征污染物,在30立方米实验空间内,将污染物初始浓度设置为国标容许浓度的8~12倍。开启空气净化器后,展示在1小时内,对单一污染物的净化率。
实验结果显示,这些空气净化器对甲醛、甲苯均具备一定的净化能力。以甲醛为例,开机工作一个小时后,这11批次产品的甲醛净化率均超过80%,其中,莱克、夏普、汇清三个品牌产品净化率超过95%。
在除菌效果方面,本次试验以白色葡萄球菌为目标菌,在30立方米实验空间内检测开启空气净化器1小时后的除菌率。
20批次样品中,标示有除菌功能的有11批次,其中国外品牌7批次、国内品牌4批次。这11批次的空气净化器中,实测结果的除菌率均达到99%。
使用提醒:试验人员表示,如果滤网仅单纯过滤而不做特殊处理抑制微生物繁殖,对微生物起到拦截而不具备杀灭作用,可能会存在微生物滋生并易导致二次污染,所以在使用中,应及时更换滤网。
消费提醒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