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绿色新能源建筑千亿市场将开启

2015年05月07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绿色”已经成为各行业未来探索发展的主旋律,与“绿色”相伴的环保、节能的建筑则成为国家大力扶植的方向。虽然,我国在新能源建筑的应用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绿色新能源建筑产业也已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迎来勃勃生机。

“按照我国建筑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新建的商业公共建筑面积将超过100亿平方米,将带动上千亿新能源建筑市场份额。全球潜在的市场容量超过万亿。”中国新能源建筑产业联盟主席、汉能控股集团执行总裁刘民4月16日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我国新能源建筑的市场前景非常巨大。

2014年6月,我国发布了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和老标准相比,新的标准除了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之外,还增加了施工管理和创新一章,鼓励创新,绿色建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仅公共建筑绿色建筑行业在2020年有望达到7200亿元的市场规模。

绿色新能源建筑发展是大势所趋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在刘民等参与第九届国际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分论坛“新能源建筑专业论坛暨中国新能源建筑产业联盟成立大会”的业内人士看来,李克强总理提到的“+”实际上就是产业的跨界和升级,若把新能源企业和建筑企业进行加法,会产生非常巨大的新的应用市场、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生态系统。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实际上就是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今年入春以后,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频繁出现雾霾天气,环保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雾霾让人们更加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工业能耗和交通运输是导致空气污染的原因,但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也是原因之一。

有数据统计,工业能耗和碳排放为28%,交通运输为33%,而建筑能耗已经占我国能耗的30%以上,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而目前,我国现有城乡建筑面积400多亿平方米,95%左右都是高耗能建筑,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梁俊强此前向记者表示,要想实现建筑节能,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了最佳路径,我国建筑业朝着绿色建筑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新能源技术在国外已经成熟应用,被动房、零能房屋的成功应用和推广,都已经证明新能源建筑是切实可行的。”刘民表示,而以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在新能源建筑的应用为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在产品设计、应用和推广上先行一步,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我国在新能源建筑的应用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刘民判断,按照我国建筑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新建的商业公共建筑面积将超过100亿平方米,将带动上千亿新能源建筑市场份额。

实际应用层面上存诸多障碍

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不断重视,节能环保产业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而绿色新能源建筑作为节能减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备受青睐。绿色新能源建筑的发展已经到了新常态,按照国家新型城镇规划的要求,在2020年,新建绿色建筑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市场机会是非常大的,任务是艰巨的。”新浪地产网主编唐茜4月16日向记者表示,我们应该看到行业一些问题,实际应用层面上还是遇到了很多障碍。

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据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主任宋凌4月16日在“新能源建筑专业论坛暨中国新能源建筑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介绍,截至到2015年1月,我国已经评出了绿色建筑项目2500多项,总面积已经达到2.9亿平米,应该说超过3亿平方米。但建筑运行一年仍然能够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只有159项,面积只有2000万平方米。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从2004年开始进入启蒙发展阶段,第一次被正式的提出来的标准是在2006年出台了首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宋凌认为,目前绿色建筑领域执行最多的就是住建部“三星”建筑能效测评体系。根据评价体系,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主要有“设计标识”和“运行标识”。相比较“设计标识”,“运行标识”的审核要求更严格。

然而历经数年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却差强人意。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少军表示:“我国绿色建筑推广很多年,但是只是作为品牌在推广,增加成本、有不稳定性等是主要原因。”

而据媒体报道,在部分地区,一些绿色建筑因经济等原因甚至沦为“面子工程”。很多开发企业为了能够争取更高的评价等级,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过分强调设计环节,而在实际运营使用过程中却因运营成本过高几乎不再使用。

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我国新能源建筑的各种标准制定明显跟不上步伐,很多标准讨论数年仍未正式推出。

“怎么让节能或者绿建或者新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真正有效地操作起来,要把这个事情做成,要做的可持续,就需要我们大家组织起来。”曾少军表示,所以在这个行业的共同倡议声音下,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在天津召开会长会议,决定发起成立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新能源建筑专业委员会。4月16日,中国新能源建筑产业联盟诞生,联盟希望能联合新能源、建筑等跨行业的企业和行业机构,共同致力于探索“新常态”下新能源与建筑结合的最佳发展路径和模式。

可喜的是,除了西藏、部分西南地区、浙江、辽宁几个省份以外,目前我国有很多省份都有已经出台了地方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而且80%以上省份都已经提出了强制性执行绿色建筑一星标准的要求。

“前不久,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地产商、地产大佬们都想做零能社区、零能城镇,我们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国外已经实现的零能房屋、零能城镇,完全可以作出代表国家水平的样板工程。”刘民在上述论坛上说道。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13007606916
1322302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