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布局东北 大连港冷链迈向“互联网+”

2015年08月19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7月9日,时值盛夏,獐子岛中央冷藏库内的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棉衣,在零下20几度的低温中,将大批来自美国爱荷华州的猪肉制品摆上货架。

在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区,獐子岛中央冷藏库是庞大“冷库群”中的一个。依托保税港区的保税政策优势,大连港已经建起了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冷库群”,世界各地的海鲜、水果、肉制品在大窑湾分拨、转运,一个集保税港区、专业冷藏泊位、集装、码头及冷库群为一体的区域专业冷链物流中心已经“呼之欲出”。目前,大连港正在积极对接物流、金融等各方资源,力推“互联网+冷链”新模式,全力打造东北亚国际冷链物流中心。

布局冷链 大连港优势明显

6月中旬,扩建中的庄河港一片繁忙,作为大连港的组合港之一,这里的冷链物流园正在兴建。按照庄河市渔业部门统计,庄河市的水产品加工已占到大连地区的70%以上,出口额约占辽宁省一半。水产品加工总量、渔业总产值连续12年位列全省第一。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拥有水产、水果、蔬菜、畜牧等优势产业。随着东北振兴战略的实施,农产品增产还有潜力,丰富的“上游资源”,为大连港做大做强港口冷链物流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大连港是东北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是“一带”的桥头堡,“一路”的延伸点,优越的区位和密布全球的100多条航线资源,使得大连港在冷链物流发展上具备先天优势。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运抵大窑湾集装箱码头的进出口冷藏货物,年均增速达15%。这里不仅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的进口牛羊肉,也有来自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日韩的水产品和东南亚、南北美的水果。

大连港的冷藏中转业务已十分成熟。目前,大连港已做出计划,正在加快中转设施建设,争取中转优惠政策,简化中转流程,推动大连港加速成为国际冷藏产品中转的枢纽港。

建成国内最先进“冷库群”

近年来,大连港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集疏运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依托大窑湾保税港区的保税政策优势,大连港已形成国内保税港内最大、最先进的冷库群。

目前,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区内已有百余家国内外企业入驻。在这些入驻的企业中,毅都一期、恒浦一期是国内第一批获得欧盟认证资质的企业,毅都二期、恒浦二期、明丰泰达等项目正在建设中。待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大窑湾冷链物流园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40万吨级的库容规模,2020年能够形成100万吨级冷库群及冷链物流配套产业群。

冷链物流网将覆盖全东北

在沈阳,由大连港投资建设的“东北冷鲜港”,正在紧张建设中。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一期投资30亿元,规划的功能包括仓储、交易、物流配送、集装箱中转、综合服务等。总建设冷库库容达到70万吨,全部按照沃尔玛配送中心标准建设。

为加快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大连港已经确立了“港口端”+“内陆端”联动发展思路,正在构建面向全东北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全程冷链物流网络。

近期的“港口端”重点项目除了大窑湾冷链物流园扩建工程,还有太平湾港区、庄河港区两个冷链物流园项目。“内陆端”则是以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及长春的冷链物流基地为城市冷链配送中心,建设“区域冷链配送中心—城市冷链配送中心—城市配送节点”3层配送体系。

此外,大连港还计划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型城市生鲜农贸市场”提供城市配送服务,把冷链物流中心建成一项民生工程。这一规划将满足各类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对冷藏食品交易平台的需求。大连港还将打造口岸冷链O2O全程供应链平台,提供最完美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实现国内外冷鲜冷冻产品即时宅配到家。

大连港冷链迈向“互联网+”

产自智利的车厘子需跨越上万公里才能达到东北,以前至少需要20多天,如今只需要4天。去年年底,大连港与东航公司联手,首次以包机的形式实现了进口水果“产地直供”。

冷链物流潜力巨大,但发展升级需要新思维,而“水果包机”就是一次成功的创新试验。现在,打造“开放、包容、互联网+”的冷链物流平台,成为冷链核心运营商,是摆在我港面前的新机遇、新挑战。

随着“互联网+”异军突起,大连港的冷链物流“触网”计划也在酝酿之中。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目前冷链物流信息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生鲜产品的质量,也导致了物流成本的增加。因此,加快建设基于“互联网+”的无缝透明的公共冷链信息服务平台,将是加速冷链物流升级的首要前提。

为提高冷链的快速反应能力,我港将采用“链、群、网”的发展模式,构建具有鲜明公共性质的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这一平台将立足“互联网+”,整合社会资源,将“装卸、仓储、加工、配送、中转、贸易、金融、信息”8大功能集于一体。海关、商检等口岸部门功能也将延伸到这里,共同为客户创造方便快捷的通关通检服务,降低贸易企业和供应商的经营风险。借助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消费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进口冷藏食品的“全球购”。(来源:辽宁省交通部)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13007606916
1322302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