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江苏首推绿色建筑法规 2亿财政资金引导节能

2015年07月13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2015年7月1日,绿色建筑的发展将迎来重要历史节点。

这一节点,源起于日前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出台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通过的《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全国首个绿色建筑地方法规,条例要求自7月1日起,“江苏省新建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采用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即将实施的《条例》对我们来说肯定是利好。这说明政府更加重视绿色建筑了。”以生产预制构件为主业之一的江苏元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小平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我们当地的政策已经出来了,比如,对于使用预制构件的,会给予建设单位每平方米25元的补助。这就使得建设单位对我们的态度,从原来的抵触性向试探性转变了。”

省市联动落实

“之所以我们出台这一《条例》,率先将绿色建筑法制化,其实也是想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抢抓时机全力推进绿色建筑。”江苏省住建厅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高级工程师费宗欣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费宗欣向记者介绍,《条例》颁布以来,他们主要着手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正在对《条例》中的内容逐条编写释义,未来编撰完成后会出版。二是在本月底,省人大将召开《条例》座谈会,会上将邀请到人大代表、各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领导等,就条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三是继《施工图审查要点》颁布后,《设计方案审查要点》也正在抓紧制定,近期也会对外公布。

除此之外,费宗欣补充说,江苏省住建厅已经在部分城市如昆山、徐州等,就《条例》主要解决的问题、创新点、对相关单位的新要求等内容率先进行了宣传贯彻,7月1号左右会有一个全体的宣传贯彻。

“说新规自7月1日起执行,并不是说全部工作会一步到位。《条例》是接下来工作的依据,会在长期地贯彻中执行。”费宗欣向记者强调,但《条例》作为上位法,接下来还是需要各市县根据自身的实际,去一一贯彻落实。

从王小平的话里不难看出,他们元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所在的宿迁市,推进工作已经在开展了。而费宗欣向记者肯定的江苏盐城,落实工作也在进行中。

“自2013年起盐城就开始做绿色建筑,尽管起步较晚,目前的量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我们的很多项目要求均严于《条例》上的内容,盐城市的工作得到了省里的肯定。”盐城市城乡建设局建筑节能与科研设计处副处长曾 伟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但他同时也指出了推进中的难点——由于《条例》涉及的部门较多,比如会涉及公积金中心、财政、国土等,接下来还是需要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

“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对《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会结合地方实际,与相关部门进一步协调研究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的长效机制、政策措施,制定低成本的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另外,还将打造绿色建筑升级版,着力突破绿色建筑运营标识、超低能耗绿色被动房。”曾 伟说。

逐一扫清障碍

绿色建筑的推进之路,尽管有了法律上的护航,但成本、区域发展不均衡等各种现实问题仍是各参与方绕不过的话题。

“我们早在制定《条例》的时候,对生产和消费成本问题就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在江苏,每平方米绿色建筑的成本较普通建筑高15~30元,这并不很高。”费宗欣说。他告诉记者,江苏省在生产和消费环节,针对不同情况会有鼓励政策,比如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的,贷款额度可以上浮20%等。而王小平所说的“使用预制构件的,会给予建设单位每平方米25元的补助”,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打消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成本顾虑。

对于绿色建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费宗欣坦承,即便在绿色建筑总规模占到全国总面积四分之一的江苏本省,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他告诉记者,江苏的绿色建筑面积在7000多万平方米左右,苏州、南京的绿色建筑整体规模都能达到2000万平方米,而有些地方相对来说要少很多。“之前在确定年度发展目标的时候,我们也会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定。比如南京作为省会城市且绿色建筑发展水平较高,我们会把目标定在800万平方米,而宿迁在绿色建筑方面起步较晚,于是根据当地实际目标定在50万平方米。”

但未来,不会因为发展滞后而给予相应照顾或者政策倾斜。费宗欣说,所有的项目都按照一星级以上标准建设后,他们还是会对各市二星级以上的项目确定相应的目标。在约束之外,也有相应的扶持机制,对于做得比较突出的城市,可以申请在全国率先设立的建筑节能专项引导资金。“我们从财政中拿出2亿元,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13007606916
1322302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