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节能环保成为暖通行业的共同方向

2010年10月21 09:31: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热泵和蓄能技术作为暖通空调行业的重要内容,在推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和日本虽然同为经济大国,但两国在这些技术领域却存在极强的互补性,在具体项目应用、管理和推广方面的经验也值得相互借鉴。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2010中日热泵与蓄热技术交流会,便成为双方业界沟通的“桥梁”。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中日双方数十位暖通空调界的专家和学者,就共同关心的热泵、蓄能以及制冷剂替代等课题进行了发言,并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其中,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关于蓄能行业发展、副院长邹瑜关于国内热泵推广及清华大学教授史琳关于冷媒替代的剖析,不仅得到国内业界人士的高度肯定,也吸引了日方的广泛关注。

徐伟:蓄能技术潜力大

蓄能项目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建成的蓄能项目共649个,其中水蓄冷项目90个,分布在4个直辖市和19个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力地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发展,特别体现在一些有足够建筑空间的改造和新建项目上。去年,蓄冷领域的市场总额约4.5亿元。

在这些蓄冷项目中,冰蓄冷和水蓄冷的比值达1 8,但水蓄冷的比例正逐渐上升。国家各方面的节能政策和标准对建筑节能的要求大多以能耗数值进行评价,有利于蓄冷技术的持续发展。目前,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显现出一定特点:盘管产品逐渐替代冰球系统,且纳米导热复合材料盘管增多,金属盘管比例进一步降低;外融冰盘管需求增多;控制技术发展日臻完善,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各种技术的结合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包括热泵蓄能耦合、区域供冷、低温送风变风量、温湿度独立调节控制、数据中心制冷、分布式能源制冷三联供等均出现了蓄冷技术的身影。

鉴于中国国情,蓄能行业的未来发展看好。中国能源供给与需求将继续增大,节能减排压力也将相应增加。调整能源结构应以节能为先,同时发展清洁能源。蓄能技术如果能与其他技术灵活结合,将得到更快发展,同时,电价政策还应进一步完善。

邹瑜:热泵发展势头不减

我国地源热泵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截至去年底,全国浅层地热能应用面积达1.39亿平方米,并呈现出由点到面规模化发展的趋势。目前,国家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和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后,确定两批共44个示范城市和86个农村地区县级示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土资源部对地源热泵行业发展给予高度关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土资源部明确“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从调查评价、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加强监测等方面,对推进我国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了具体部署。

与此同时,地源热泵在我国的发展趋于理性化,并呈现出与太阳能耦合、工业余热利用以及兼顾供热、生活热水和空调等多元化趋势发展。业界应当密切关注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动态,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需要,尽快提高地源热泵系统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如岩土体储能机理及应用技术等问题需深入研究,通过合理分析,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

史琳:冷媒替代路线需明确

中国在冷媒发展和未来替代等问题上正面临着严峻考验。目前,我国HCFC22(二氟一氯甲烷)约占HCFCs(制冷剂)生产和消费总量的80%以上。据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在2008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家用空调使用HCFC22约5.71万吨;商用空调使用HCFC22约4.13万吨,并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因此,我国必须尽快明确替代路线,研究合适的替代技术。目前,国内外对于HCFCs的替代主要有四种方案:开发低GWP值(全球变暖潜能值)HFCs(氢氟碳化合物)制冷工质;开发新型工质;开发环保安全的混合制冷工质;开发以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天然工质。

欧美等国目前在冷媒淘汰方面走在了前列。欧盟率先制定各种法规,要求防止和降低制冷工质泄漏的同时,禁止使用对环境负荷高的制冷工质。但是,对于固定式制冷空调设备,GWP的上限值还处在讨论阶段,尚无具体可行的数值。美国和日本尚未就HFCs的使用作出明确限制。但是,美国于去年提出要加速HFCs的替代,将采用低GWP的制冷工质,尤其要开发研究、推广应用天然工质。

参照这些国家采取的战略定位和策略方法,中国的HCFCs替代路线应注意几点:首先,HCFCs冷媒替代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低GWP的不饱和HFCs替代产品使用范围未知,发展前景和预期进展不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众多企业是否能够获取可靠的资金、技术转让的可能性大小、新替代品的开发研究周期以及制冷工质回收、再生和销毁体系的建立等问题尚不明朗。未建立HFCs替代机制,又提出HFCs可能的削减问题,加重了企业的技术压力、经济压力和市场紊乱程度,更需要摆脱对国际发达国家的依赖。其次,对于可燃冷媒尤其是碳氢化合物的应用问题,应当采取开放的态度来对待。最后,掌握核心技术是确保制冷行业冷媒替代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保证,因此,中国应全面推进冷媒替代技术的自主开发研究,并合理规划有中国特色的替代技术路线和产品结构,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攻关。政府应当从政策层面给予支持,出台鼓励措施,并在技术研发、生产推广和实际应用方面给予财政补贴。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