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专题:合纵连横?】并购能收获什么?

2015年10月15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从2014年下半年至今,在暖通空调行业,并购事件就不断的在冲击我们的视线。而事实上,早在2000年初,世界暖通行业就不断有收购的事件发生。比如发生在四大外资品牌身上的江森自控收购约克、英格索兰收购特灵等,而这一个个关于收购的经典案例,也见证了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与突破。

在分析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两大经典的关于企业收购的案例。

2005年12月,管理与建筑物控制设备的全球领导者江森自控公司宣布,已经成功完成收购全球最大的独立暖通空调、冷冻设备和服务供应商约克国际。根据两家公司董事会一致通过的最终协议,江森自控将全部以现金方式收购约克国际,约克股东将按照每股56.50美元出让股权。此次收购总交易额为32亿美元左右,包括约克大约8亿美元的负债。

此项并购创造了最大的全球性供应商,根据介绍,这两家公司均为北美和欧洲的市场领导者,并且在日益增长的亚洲(尤其是中国)、中欧、中东和拉美市场设有运营据点。并购完成后,新业务将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占据领导地位,并不断增强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以至中欧、中东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实力。作为江森自控公司的成员,约克及其旗下的所有全球产品品牌都将保留不变。另外,由于旗下企业将通过超过500处分布在超过125个国家的销售与服务办公室共同为客户服务,江森自控的全球市场范围也将得到扩大。江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John M.Barth说,“此次交易将给两家公司的股东、客户和员工带来巨大的利益。与约克这一具有广阔的增长前景的市场领导者合并之后,江森将在全球建筑环境行业占据战略领导地位。”

再来看涉及到另外一个外资领导品牌的并购案例。

2008年6月5日,英格索兰公司宣布其成功完成并购特灵公司。特灵正式成为英格索兰旗下一个事业部门。特灵的普通股于2008年6月5日停止在纽约证券市场的公开交易。而特灵的股东们在2008年6月5日早上在位于新泽西州Piscataway的特灵总部所召开的特殊会议中一致通过英格索兰并购特灵。并购协议中包括英格索兰收购所有特灵已经发行的普通股。近2亿特灵普通股股民将收到每股$36.50美元现金和0.23支英格索兰普通股。并购完成后,英格索兰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erb Henkel表示:此次并购特灵对英格索兰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它标志着英格索兰成功转型为全球性多元化工业企业。公司在2008年预计年收入将达到170亿美元,在全球气温控制、工业技术和安防技术领域占有领先地位。

根据艾肯空调制冷网的了解,当时英格索兰执行这项业务转型旨在创建一个能在全球经济市场带来更多持续性收入和收入表现的企业。并购完成后,英格索兰能够在供热制冷和气温控制系统和服务领域提供更为广阔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人体舒适度、改善易腐货品的保存并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在合并的基础上,英格索兰当时期望这些人体舒适度和气温控制业务能在2008年为英格索兰带来近110亿美元的收入。与此同时,也期望工业技术和安防技术业务在2008年给其分别带来近30亿美元的收入。

有媒体用“双方期待已久”来形容英格索兰与特灵之前的此次交易。的确,相对于江森自控与约克之间以及大金和麦克维尔之间的收购事件,英格索兰收购特灵的消息并未引发行业中太多的惊讶和争论。据称,早在2007年12月17日,一封致英格索兰员工的英文邮件就已经出现在了网络上。邮件在第一段就说明了英格索兰正式签署了收购特灵的协议,甚至还有英格索兰的内部员工在网络上留言:“我们觉得这(对于此次收购)在去年应该就和特灵谈好了。”2007年12月18日,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各大媒体纷纷刊登了特灵被英格索兰收购的消息,而行业对此的反应比较平淡,这似乎也验证了上面英格索兰员工们的猜测。

而事实上,从1990开始,英格索兰开始走并购之路以探索自身最完善的多元化发展框架。在10年时间里,英格索兰相继收购ARO、克拉克设备公司、Steelcraft公司、齐默曼跨国公司、Newman Tonks、Thermo King、Harrow工业公司包括锁具,识别系统,Ives and Broadway、Dresser-Rand公司、Hussmann公司、Interflex、Superstav。可以说,在对多元化的探索上,英格索兰做出了惊人的努力,从1990开始的疯狂并购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英格索兰所做的这些都是在不断摸索和调整多元化战略。2007年5月份的时候,在纽约举行桑德福伯恩斯坦战略决策会议上,英格索兰全球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Herbert.L.Henkel说:“今后英格索兰全球性的增长平台将包括三大块业务,分别是为客户提供气温控制技术,工业技术和安防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很显然,特灵就是Henkel提到的气温控制技术解决方案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提供商,主要生产冷藏车和冷藏展示柜的英格索兰公司能够通过与特灵之间资源的整合进入特灵公司占优势的建筑及运输制冷系统领域,因此可见,收购特灵是英格索兰多元化战略中尤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合作的基点,当获悉特灵有意出售之后,英格索兰就一心要将特灵迎娶进门。

而特灵为什么要被出售也很容易理解。特灵与约克、麦克维尔、开利同属行业四大外资品牌,而在当时,开利仍是全球空调制冷行业的霸主,短期内领先地位难以撼动;约克被江森自控收购后,前者的制冷空调业务与后者的楼宇控制业务的结合已经使得江森自控成为建筑系统集成供应商,而约克的空调制冷业务在经过了短暂的阵痛期后,呈现出了更为快速增长的势头;麦克维尔在被大金收购后,两者之间产品类型的互补,最起码使其更具备了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的基础。而特灵相对而言,在与同业竞争对手的较量中,就略显得保守和被动。所以特灵要么坐以待毙,要么另辟蹊径。而在被英格索兰迎娶之后,联手英格索兰能够使得特灵在加入更多资源匹配后,也拥有与同类品牌竞争的新武器,毫无疑问,这对特灵的发展前景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而有一点关键的是,此次交易的价格也让特灵的股东们着实满意,这笔以现金加股票方式进行的101亿美元的交易是当时金额最大的交易之一,更是远远超过了大金收购奥维尔集团的21亿美元以及江森自控公司收购约克国际的32亿美元。

现在几年过去了,收购给企业又带来了哪些转变?我们以江森自控约克为例,根据艾肯空调制冷网的统计,2006年度,江森自控约克品牌(原约克国际)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22.1亿元人民币;而2011年度,约克品牌的销售额为45亿元人民币。从2006年到2011年6年时间,完成收购后的江森自控约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上涨了一倍多。收购的优势使江森自控约克品牌在各类招投标中能够获得与其它品牌相比更为突出的优势,能够拥有智能楼宇控制和中央空调设备等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而近年来,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江森自控在智能建筑弱电总承包及物业管理范畴成绩更加突出。美国、中国等国家每年的市场调查表明,江森自控多年来在建筑物自动化领域一直名列前茅。

尽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江森自控收购约克,还是英格索兰收购特灵,从企业运营层面来看都是成功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知道,收购并不是万能的,成功的案例固然很多,但失败的案例同样也比比皆是。企业在发展的各个阶段,总会面临一些在产品、销售、资金、售后等方面的难题,在合适的时机,企业出售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无可厚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引进或者输出的资金及其利润分配必须达成共识,产权结构必须清晰,退出机制必须明确。此外,企业收购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愿景,企业在实现资本最大化的增值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当期利润,更要注重增加长期利润;不仅要注重增加利润额,更要注重提高利润率;不仅要考察自有资本利润率,更要考察全部资本利润率。此外,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也是对企业资本运作能否实现最大限度增值的考量指标,切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产业规律的作用下,任何行业都不可避免的遭遇资本的饱和和剩余资本的溢出,中央空调行业亦如此。资本只有在彼此的较量中赢得胜利才能继续留在行业中实现增值的目的,而支撑资本赢得胜利的依据是资本必须拥有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资本运作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最大化资本的力量。在资本运作的过程中,企业通过收购整合资源以此竞争市场,这让企业通过资本将产业链的全部环节打通,而资本参与竞争的范围也波及到整个产业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收购能改变着国内中央空调行业的发展,并引领着国内中央空调市场不断变大变强。

(史玮)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13007606916
1322302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