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高新张铜现金流告急已到悬崖边 张家港人都知道

2008年07月25 08:44: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虽然不是每一个张家港人都能搞清“高新张铜”究竟是什么公司,做什么生意,但是最近,似乎所有的张家港人都知道:高新张铜出事了。

3个月不到,高新张铜业绩大变脸、巨额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公司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前老总被警方监控……每一个问题都不一般。然而,这些都还算不上高新张铜最严重的问题。

现在最困扰高新张铜的是公司现金流已极度紧张,由于高新张铜的问题越挖越大,各债权银行紧急收贷,高新张铜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濒临破产。

资金链极度吃紧

“高新张铜就要破产了。”一位当地人下这个判断的时候竟显得非常平静。在不少当地人的眼中,高新张铜的问题已非常严重而且非常明显。

本月初,高新张铜发布了一则业绩修正预告,在预告中,高新张铜表示:“2007年以来公司对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企业存在较大金额的其他应收款,导致公司资金紧张。”公司还表示:“针对目前贷款金额及利率变动增加利息支出及贴息费用,公司将采取压缩库存,减少中间产品的数量,加快资金回收,减少应收款等措施。”

隐藏在这些客观表述背后的是,高新张铜现在的情况极不乐观。据了解,各债权银行和大大小小的讨债人近来时常找上门去,到高新张铜索债。拿什么来还贷,已经成为高新张铜面临的一个严肃问题。

最近,高新张铜的门卫几乎成了厂里最忙碌的人,他们要负责把银行、讨债人、记者甚至是投资者统统拦在门外。

董秘出身的董事长李敬华最近更是焦头烂额,完全忘记了危机公关的技巧,面对记者致电,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只说:“我在开会。”

高新张铜原本负债率就很高。根据公司2007年年报,公司的流动负债有17.5亿元, 负债合计18.59亿元,而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不过4.49亿元,相比所有者权益,公司的负债实在不小。

而从公司2007年的资金情况来看,贷款金额也比较惊人。2007年公司的短期借款高达7.72亿元,其中抵押借款3.19亿元,保证借款4.2亿元,质押借款3292.3万元,此外,公司还有一笔1亿元的长期借款。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广州发展银行、南通商业银行……大大小小的银行均成为高新张铜借款的目标。而公司的应付票据也同时大增, 2007年末应付票据余额较2006年末大幅增加,从3.18亿元上涨到7.24亿元,因为公司资金紧张,公司采用商业承兑汇票形式来弥补银行综合授信额度的不足。

一面是高负债,一面是现金流紧张。据去年年报显示,公司200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3.66亿元,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是15.5亿元,而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是14.07亿元,去年一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43亿元。公司目前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

员工无奈下岗

据知情人爆料,为了收缩成本,前段时间高新张铜开始内部大整顿,一批员工已下岗待业。

其实,自去年起,公司的贷款额就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作为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高新张铜要贷款显然没什么困难。有知情人士反映,高新张铜现金流从去年起就很紧张了,实在太缺钱的时候,往往是这里贷了款,那里就拿来直接先付了工人工资再说。

但是现在问题发生了本质改变,现在各债权人已经意识到高新张铜本身的严重问题,各债权银行对高新张铜的放贷策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放心大胆的放贷变成了收缩贷款,追讨本金。更要命的是,债权人的此类行动总像是商量好的一样,要追债就是债权人都来追债。这对高新张铜来说实在非常致命。

正因如此,高新张铜内部也在发生变化。原本,作为张家港当地数得着的大企业,高新张铜的员工薪水一直维持良好的水平,但是最近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目前已经有一大批员工停止工作。

“我有个亲戚本来就在高新张铜里面干的,前段时间被劝回家了,一天补贴10块钱。”这位知情人说。

而另一位当地人也透露:“我朋友的老婆本来是高新张铜的员工,现在回家呆着了,日子一下子就拮据了很多。”

更严重的是,目前公司的运转也不理想,工厂的生产已非常清淡。公司有员工猜想,这可能和夏天是公司的生产淡季有关,他们希望到了秋天,工厂的情况能变得好起来。

谁在掌控上市公司

2006年下半年才上市的公司,张家港当地的纳税大户,高新张铜怎么会落得现在这个地步,谁来为此负责?事实上,中国高新、江苏张铜与高新张铜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江苏张铜和高新张铜不算关联方,却胜似关联方,双方甚至连办公地点都是一起的。

高新张铜的前身是高新张铜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28日,由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和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0000万元人民币。当时,中国高新出资5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5%,张铜集团出资4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5%。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高新张铜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2001年12月29日,股份公司经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10800万元。江苏张铜将持有高新张铜45%的股权分别转让给张家港杨舍镇资产经营公司、郭照相、周建清、许军、姜兆南,股权转让后,江苏张铜再未持有高新张铜股权,双方至此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当时高新张铜的改制是当时国企改制的成功典型,其后高新张铜的上市,更使当地颇觉得光彩。

然而,理论上和高新张铜没有任何关联关系的江苏张铜集团,却对高新张铜拥有非比寻常的控制力。

记者实地采访的时候碰到一件事值得玩味。记者请当地的的哥带记者到张家港市杨舍镇工业新区,分别找高新张铜和江苏张铜两家企业,因为公开资料只显示两家公司均在杨舍镇工业新区内,却没有表明具体的位置。但是转遍了整个新区只有一块竖着“高新张铜”牌子的厂区,完全不见江苏张铜的踪影。的哥指着高新张铜对记者说:“喏,这里就是你要找的地方了。”记者表示还想去江苏张铜。的哥却笑记者迂腐:“这里就是江苏张铜啊,我开了这些年的车,知道什么‘张铜’都在这厂里头。”

事实上,的哥是对的。高新张铜和江苏张铜的厂址一致,完全没有分开。

“哪里属于高新张铜、哪里属于江苏张铜,这个问题不好说,也说不清。”就连高新张铜的一名内部员工也表示分不清楚这之间的关系。

没有分开的不止是地址。从高新张铜的高管背景也可以发现,不少高管也都与江苏张铜或其实际控制人杨舍镇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郭照相,这位高新张铜前副董事长、总经理,直到今年5月辞去上市公司职务之后,依然还在当江苏张铜的党委书记。

“虽然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但是长期以来,中国高新对高新张铜一直采取放羊的态度。”知情人介绍,“这和郭照相对于高新张铜的实际控制力有很大关系。”

高新张铜的董事会里,除了独立董事,还有六名董事,中国高新六占其三,并掌握董事长的席位,但是监事会、公司高管,均以杨舍镇班底为主,管具体事情的都是当地人。

去年董事会没有改组之前,由于董事长俞蔚东兼职比较多,对高新张铜的关注比较少,所以实际上,真正掌权的就是副董事长郭照相,而郭照相这位副手还是公司法人,副职做法人,这在现下的上市公司并不多见,从此便可以窥见郭照相对上市公司的掌控力。当时上市公司的业绩还不错,因此中国高新也乐得放手。但是后来公司每况愈下,中国高新决定插手,把原本做董秘的李敬华给提了起来。

“李敬华的地位很尴尬,他只是个摆设而已,没有什么实权呀,实权还不是在郭照相手上。”高新张铜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

“事情出来以后,中国高新正着手处理这个事情,不过,到目前为止,中国高新到底做到了什么程度还不好说。”这位内部人士如是说。

公司乱象丛生

与公司现金流紧张、员工下岗相伴随的是上市公司乱象丛生。

“其实高新张铜的事情,去年12月份就暴露出来了,只是你们外人不知道而已。”一位消息灵通人士介绍,“那个时候中国高新集团就已经派人到这里来查了。”

去年12月,高新张铜董事会改选,当时中国高新派驻在高新张铜的董秘李敬华被迅速提为新一任的高新张铜董事长。也是这一时期,郭照相等公司高管高位减持部分上市公司股份。

今年2月底,公司发布业绩快报,宣布公司2007年净利润为44199774.88元,该数字被上市公司精确到“分”。公布后5天内,郭照相等高管再次大举高位减持上市公司股份。

一个月后,公司先是未能按时披露与业绩快报差异极大的年报,更改了公司年报披露日期。

而后,公司在4月28日,即年报披露前一天,公布了一份惊人的业绩修正预告,宣布公司巨亏。次日,即4月29日,公司披露了净利润巨亏近1.8亿元的年报。业绩快报与年报之间差异如此之大,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之中,实属罕见。

值得一提的是,年报出炉后,高新张铜立刻计划更换审计机构。据相关人士透露,这是中国高新方面的要求,要求高新张铜聘用和中国高新一样的审计机构。一些外界评论将此举视为是中国高新“亡羊补牢”之举。

更荒唐的是, 上市公司在如此现金流吃紧、应收款项难以收回的情况下,居然还打算斥资购买江苏张铜的亏损资产。此举在董事会讨论的时候就遭到反对,董事程国良对此投了反对票,原因是他感到现在并不是合适的收购时机。

与发生的这一切相对应的是,高新张铜的股价一路走低,凡是在业绩快报公布时或在那之前买入高新张铜的投资者,均已至少“腰斩”。

这一切乱象都是事情的表面,在这背后大有文章。

郭照相究竟做了些什么

郭照相显然是高新张铜整个事件的核心,现在也已成了张家港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很多张家港人都知道:“高新张铜那个老总进去了。”

按照上市公司的说法,郭照相已经被张家港公安局依法立案并监视居住。而从记者调查的情况看来,恐怕郭照相家里还有不少人也同样被监控或受到问询。据悉,郭照相在上市公司任职期间,不仅独揽大权,而且可能还涉嫌利益输送,而这似乎就是高新张铜出问题的关键。

郭照相虽然是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长,但实际上,他是上市公司真正的核心。根据公司2007年年报,郭照相此前是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

郭照相的简历非常光鲜。他是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还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课程高级进修班学业证书和美国林肯大学EMBA学位,曾任张家港市丝绒厂厂长、书记;乌兹美达服饰公司董事长;裕港丝绒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舍镇党委副书记、杨舍镇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张铜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高新张铜副董事长、总经理。

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上市公司中一头独大。“郭照相把上市公司弄的像家族企业一样。”一位知情人透露。在高新张铜里,郭汝平、郭汝忠两兄弟在上市公司中分任两条线负责人,郭汝平还是上市公司的高管。

更重要的是,郭照相的夫人陈菊英还开设了一家公司,向高新张铜提供原材料,高新张铜的采购多从陈菊英开设的这家公司来。不仅如此,据消息人士表示,郭照相的小舅子、兄弟均设有自己的公司,而且和高新张铜多有业务联系。

“上市公司的利益有可能就是这样转到了个人手里了的。”一位知情人透露,“这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了,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有一位当地人知道记者在调查高新张铜事件之后,主动带记者参观了张家港当地一家装修奢华的KTV,这家KTV大厅里金灿灿的,还竖立着两个大大的元宝。他指着这家金碧辉煌的KTV对记者说:“这就是陈菊英开的。”

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最近两年铜价上涨的很厉害,而高新张铜做的正是铜加工业务,铜价越涨,对公司越不利,去年以来,铜价上涨太多,这使得上市公司处境艰难,于是一些藏在暗处的事情藏不住了,浮出了水面。“铜价要是还保持低位,现在高新张铜会怎么样就很难说了。”

郭照相在今年5月辞去上市公司职务,当时他还继续担任江苏张铜集团董事长,而之后不久,这位在当地叱咤风云的人物被监控,这位业内人士表示:“说不定5月份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他有问题了,所以他才辞去上市公司高管的职务。这样一来,理论上来说,对他的调查就与上市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了。”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13007606916
1322302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