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海尔张瑞敏:用“互联网思维”做制造业

2013年12月31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将海尔从一个地方小厂打造成一个营收过千亿(2012年整个集团收入约1600亿元)的家电巨头,张瑞敏堪称“中国制造第一人”。

现在互联网时代,张瑞敏期许为“隐形巨人”,这是与阿里集团的马云、腾讯马化腾、百度李彦宏这些“显形”的网络巨子对比的提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浩浩荡荡,席卷了所有产业。作为家电业龙头的海尔,也没能幸免。“这几年我关注得最多的就是互联网。”张瑞敏对记者说。

12月9日,阿里集团宣布对海尔旗团旗下海尔电器(HK:01169)进行总额为28.22亿元港币的投资。有人认为海尔将放弃制造业,向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服务业转型。

张瑞敏认为,这是外界的一种误读:海尔不是放弃制造业,而是换一种思维,用“互联网思维”做制造业。

互联网思维而非互联网工具,这是张瑞敏与传统制造业大佬的最大不同之处。他甚至也迥异于其合作伙伴马云,马云强调“互联网工具”,认为传统行业触网的最佳模式是诸如淘宝、天猫合作,利用电商渠道以及网络营销即可。

张瑞敏的这一提法与小米科技的雷军类似,只是两者赋予的内涵略有差别,雷军强调生态链打造,张瑞敏则强调制造业的管理。

张瑞敏的“互联网思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并行生产,即消费者、品牌商、工厂、渠道、上游供应商利用互联网技术全流程参与;二是经营用户而非经营产品,传统制造业的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未来制造业需要通过自己的产品找到用户,与用户互动,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确定新品开发,周而复始。

从家电制造企业到一家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企业,海尔正在张瑞敏的领导下进行一场互联网时代的大迁徙。

海尔集团旗下两家上市公司,青岛海尔(SH:600690)主营家电制造业,负责在新型制造业方面的探索;海尔电器(HK:01169),主业渠道,即日日顺物流,负责新型物流的探索。携手马云,张瑞敏意在探索“实网+虚网”的无缝O2O融合,打造O2O时代离用户最近的互联网入口。

除了制造业的“互联网思维”,张瑞敏领导下的海尔还在尝试无灯工厂(无人工厂)、虚拟制造、3D打印等制造业的前尚技术。目前,海尔集团已经在沈阳等地试建无灯工厂,未来会投入洗衣机等产品的生产。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前景不被看好,张瑞敏却认为这是制造业最好的时代,互联网对于任何产品来说,将超过电的意义:电发明后,保存食物的柜子变成冰箱,后来大部分装备都变成电器;互联网之后,大部分装备都将变成网器。

张瑞敏是读书最多的中国企业家之一,每年精读图书近百本。上一次采访,他向记者推荐了《FaceBook效应》,这一次则推荐了《当下的冲击》。

自组织企业

记者: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企业会变成什么样子?

张瑞敏:传统企业跟传统媒体一样,要改造成一个适应互联网的机制非常困难。互联网的冲击不止是电商、互联网营销等,它还将带来非常深层次的冲击。我觉得冲击到最后,整个社会都会变成自组织(自动生成组织)。

记者:在自组织的形式下,CEO的任务是什么?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张瑞敏:一是主观能动性。下级的任务不是上级下达的,是个人主动创造、能动争取的。能够争取的原因是给用户创造了价值,由CEO来判断“用户价值”。判断用户价值是我需要做的,当然现在我还没有做到。

我们希望就是自组织是自己冒出来的。某个人发现一个机会,有几个人志同道合,大家一起来做。海尔是一个平台,一个自然环境的生态,土壤很肥沃,水草很丰美。CEO不保证一定冒出什么树来,但CEO要保证条件好。

海尔以前搞自主经营体,现在搞利益共同体,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自组织。但有不足,即不是自然生长,大多是有规划的。先实验,培养这种意义。最终达到四个字,即“生生不已”,可能有些树会死掉,但总会有些树会新冒出来。不管是死亡还是新生都要看市场,市场要是没了,那您就不应该存在。

记者:你提到的管理无领导,就是这个意思?

张瑞敏:正是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我们提出了“管理无边界,企业无领导”。实现“管理无边界,企业无领导”的前提是,企业变成了自组织。

我推荐你去看看《当下的冲击》。这本书针对的是埃尔文。托夫勒三十年前的《未来的冲击》。包括媒体、政府机构、商业公司,未来都会疲于奔命。比如马路上发生一个事儿,网上立马铺天盖地,机构媒体只能坚持应付,没有应付就活不下去。原因是每个人都是媒体、自媒体。媒体应该优化各种资源,成为平台;对企业只有自组织,没有别的出路。

记者:这些年来,海尔最大的变化在哪里?

张瑞敏:日新月异倒说不上,但是思维肯定和原来不一样,成了互联网思维。

记者:互联网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

张瑞敏:我觉得德鲁克有句话说得很好,互联网最大的影响就是消除距离。如果是零距离的话,电商一定会战胜传统营销渠道,互联网媒体一定会战胜传统媒体,因为传统媒体做不到“零距离”这三个字,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

(产值)大小和重要性是两回事。德鲁克的比喻非常好:比如铁路,铁路本身不会创造多少产品,但是铁路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互联网也是这样,趋势不可逆转。

记者:海尔怎么让这一百多个自主经营体形成向心力?

张瑞敏:其实是个目标的问题,目标不一致,很怕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但是如果目标,都是为用户创造价值,每个环节根据特长形成分工。作为个体,如果不能为用户、为其他环节创造价值,就会被整个生态链抛弃。

记者:也就是说,即使都属于海尔,但某个自主经营体可以不在海尔内部采购,可以向其他企业采购?

张瑞敏:如果现在大家都不向你采购,要不你就提高实力,要不就是解散。现在有的部门压力很大,就这么两条路,要不你就和别人竞争,如果再发展下去没有采购,就必须关门。关门的话你们这些人随便,没有人要你。

未来工厂

记者:制造在未来海尔的体系里是个什么角色?

张瑞敏:关于制造,我们内部自己定的5个字:智能无人化。首先,无人化,无人化就不用依靠这么多人,自动化程度很高;第二,智能,智能是效率很高。智能也是个性化制造、设计产品很快,但是生产出来的东西不是千篇一律。

在过去的经验里,自动化就是规模化,与个性化相悖,智能化能克服这一点。

记者:怎么实现个性化?

张瑞敏:个性化应该是个永远的目标,它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模块式的个性化,去年(2012年)“光棍节”海尔卖的电视,你自己来选择,你想要什么颜色随便选。当时海尔电视收到了一万多个订单,电视并不是我们的优势产品。现在又开始定制空调;

个性化的第二个层面是,一对一生产。模块式的个性化是初级阶段,一对一的个性化是高级阶段。初级阶段现在就可以实现了,高级阶段还需要等待各种技术成熟之后才能实现,比如3D打印。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