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十三五目标初定 地热能或入黄金发展期

2015年10月21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相较于发展迅猛的风电、光伏,近年来,我国地热能的发展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自去年开始,我国浅层地热能应用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国土资源部现已开始加强高温地热资源勘探任务,积极为“十三五”和今后的地热发电做准备。

地热能产业或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十二五’国家能源局重点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政府部门计划重点推进地热能,因此希望地热可以拿出些高指标来。”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克棪9月8日在第七届中国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上表示,“我们初步制定的目标是,2020年完成全国地源热泵应用总面积7亿平方米。地热发电略快增长,实现15万千瓦。”

地源热泵年利用能量世界第一

相较于发展迅猛的风电、光伏,近年来,我国地热能的发展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国土资源部此前明确的地热能概念为:按照埋藏深度,200米以浅的称为浅层地温能,200米至3000米的称为常规地热能,3000米至10000米的称为干热岩。常规地热能的高温部分和干热岩资源供地热发电利用,常规地热能的低温部分和浅层地温能用作供暖和其它热利用。

“地热能是与太阳能、风电并重的可再生能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在会上表示,“其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地源热泵依靠1kW的驱动能(电力)能带出2.5kW的浅层地热能。地热发电平均利用效率达73%,为太阳光伏发电的5.4倍,风力发电的3.6倍。”

据行业人士介绍,目前以地源热泵为代表的浅层地热能开发走在了发电利用的前面。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即可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被称为节能和减排效率最高的单项技术。

“目前,中国的地源热泵年利用能量已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地源热泵的设备容量中国落在美国后面,居世界第二。”郑克棪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全国地源热泵总利用面积达3.6亿平方米,其利用浅层地热能的装机容量已超过12.85GWt,年利用能量109430TJ,2010年以来的平均年累进增长率约28%,仍远高于世界增长速度。

浅层地热能应用前景可期

自去年开始,我国浅层地热能应用迎来了一个发展小高潮。

2014年,华北地区首个地热供暖代替燃煤的无烟城——雄县诞生。目前,雄县完成地热项目投资3.3亿元,共有地热井66眼,其中回灌井22眼,地热集中供暖面积240万平方米,占集中供暖面积的90%。

“继‘雄县模式’之后,我国地热界目前正在打造‘小洋口模式’和‘广东丰顺模式’,以解决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冬季供暖/夏季空调制冷问题。”汪集旸说,在南方有条件地区,可利用浅层地热能、中低温地热资源,打造“分布式地热供暖、制冷系统”以解决南方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空调)问题。

据汪集旸介绍,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现有建筑面积>500亿平方米),若以现有建筑面积的5%,新增建筑面积的40%采用地源热泵供热,则供热面积可达32.5亿平方米,潜在市场规模1万亿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也为层地热能应用提供了良机。

“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西安市,目前正在着手建设西咸新区地热能源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汪集旸说,“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看,包括我国在内的中亚、南亚、中东地区气候干燥,应尽量减少水源热泵的应用,大力发展地源热泵。”

“十三五”目标初定

相较于方兴未艾的地源热泵,地热能发电目前仍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据行业专家介绍,除了西藏和云南腾冲,中国的浅层地热资源大部分属于中温(90度至150摄氏度)和低温(低于50摄氏度)资源。目前中国“地热发电始终上不去,热泵占到了70%”。“西藏羊八井是我国地热发电的标杆。但是标杆之后再无标杆。”

郑克棪表示,国土资源部现已开始加强高温地热资源勘探任务,积极为“十三五”和今后的地热发电做准备,但这需进行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勘查,然后在选定的位置钻勘探孔,钻井完钻后要做产能测试,这些实施过程需要一定时间;科技部“十二五”《中低温地热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成果可供利用,但还达不到产业规模。

汪集旸认为,地热发电要发展,“需要摸清地下资源量、突破地上技术。尤其是除了规划还要配套相应的政策、体制,否则很多制约地热能开发的部门利益将难以厘清。”

据悉,为推动行业发展,编制“十三五”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1月委托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进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研究。

“初步结论是,‘十三五’期间,新增完成地热供暖面积9.5亿平方米,其中地源热泵新增7亿平方米,常规地热供暖新增2.5亿平方米,至2020年可实现全国地热供暖面积14.5亿平方米。目前看来,‘十三五’规划中,新增7亿平方米的指标不会变,但常规地热供暖和发电指标可能提高。”郑克棪说,“如果政策落实,地热开发者能像现在的光伏开发商一样容易拿到补助,那地热发展指标就能够完成。”(来源:中国能源报)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13007606916
1322302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