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首个《绿色商业地产报告》发布

2015年03月12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绿色建筑一定要花费更多成本吗?获取绿色建筑认证仅仅能为项目入市之时贴金?

针对上述这些关于绿色建筑的传统观点,2月11日,RET睿意德联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威宁谢咨询公司在上海联合发布的《绿色商业地产报告——当购物中心遇见绿色建筑》(以下简称《报告》)做出回答,并且提出新的观点。

《报告》指出,尽管获得绿色建筑认证可能带来建造成本的增加,但总体建筑成本将逐步下降,且潜在收益将持续上升。RET睿意德执行董事张家鹏表示,同时更多国际高端和连锁品牌重视绿色建筑要求,并影响其开店需求,这也为业主带来潜在的品牌和租金收益。

绿色商业建筑增量成本不断下降

绿色建筑要求在完整建筑生命周期内,通过更好的选址、设计、建设、操作、维修及拆除,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物所使用资源的效率,同时降低建筑对人体健康与环境的影响。

从2005年国内开始有第一个被认证的商业地产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这一概念便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渐被开发商所接受。商业地产绿色建筑在2012年开始高速增长,项目数量大幅提升。目前绿色建筑领域已经形成了权威的评估标准,GB是中国评定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在认证等级上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LEED则是国际广泛采用的标准,这两个标准在国内项目认证时应用最多。

“商业地产实行统一管理,在前期开发和后期运营过程中,统一主体能更有力地贯彻执行各项标准和措施,因此商业地产最有条件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商业地产绿色建筑在中国开始步入稳定发展阶段。

建筑成本和经济效益始终是绝大多数开发商考量的首要指标。数据显示,GB一星认证增量成本已接近于零,二星认证该数据为约80元/平方米,三星认证该数据则为约220元/平方米。LEED认证银奖、金奖增量成本分别为60元/平方米、200元/平方米,最高级别铂金认证约占建安成本的10%。而在美国,经LEED认证的商业项目,生产效率可提升约1200元/年/平方米,租金提高9%到10%,商业售价提高6%。

《报告》指出,实际上,绿色商业建筑增量成本正呈不断下降趋势。原因在于,一方面绿色建筑市场规模变大且趋于成熟,绿色建筑材料供应量增多,供需关系开始有所改变,激烈的竞争使各类产品价格合理化,因而增量成本下降;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各类打造绿色建筑所使用的技术开始普遍化,新兴技术的运用能有效减少绿色建筑过程中的成本。

同时,商业地产绿色建筑平均节能量会随星级提高而提高,目前国内一星级项目因节能而节省的成本约为6元/平方米/年,二星级项目约为50元/平方米/年,三星级项目则约为75元/平方米/年。认证的星级越高,平均节能量和节水量也越高。一星级项目因节水而节省的成本为0.1元/平方米/年,二星级项目该数据就提升到了0.6元/平方米/年。

而从地理分布来看,目前80%以上的商业地产绿色建筑集中于沿海城市,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集群区域,而中部和西部区域的绿色项目数量则出现了极大的落差。同时,相对本土企业,外资企业对绿色环保要求更高,更青睐于绿色建筑。受这一部分外来需求的影响,沿海城市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数量相对更多。

但与国外市场相比,尽管国内绿色商业建筑开发商和使用方能获得部分经济价值,但从开发商到使用方的经济价值循环输送并未产生,完整的绿色建筑价值链还未形成。当这条价值链形成后,开发商打造绿色商业建筑的增量成本较低,通过较高租金带来实质收益,使用者能直接分享绿色建筑带来的经济利益。

开发商的选择

对于开发商而言,绿色建筑项目多为多维度盈利产品,不仅能带来租金的提高,同时能为企业营造绿色环保的良好形象。实际上,国内商业地产开发商在绿色建筑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6月,全国商业地产项目中共有117个GB认证项目和32个LEED认证项目。其中,万达集团拥有GB认证的项目达到了84个,其他如保利集团、凯德置业也榜上有名。在已通过LEED认证的绿色建筑开发商中,排名前十的开发商一半是港资企业,其中瑞安集团、嘉里建设认证项目数量最多。

个中的原因,除了港资企业拥有一贯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外,与内地相比,香港社会有着更适合绿色建筑发展的市场环境。比如,香港成立了各类绿色建筑民间机构,这些民间机构不仅参与绿色建筑标准的制定,也推进了绿色建筑技术不断优化改革。

此外,随着环保概念的深入,购物中心的主角——各大品牌零售商在绿色节能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报告》经调查发现,奢侈品、快时尚品牌以照明节能与室内环境要求为主,而餐饮类品牌则涵盖全方位绿色环保要求。比如,路易威登在节材方面有特别的要求,如外墙采用环保节能LED照明系统,店内利用复合型环保质料等;星巴克要求所有的直营门店都通过LEED认证。

“对于国内的开发商而言,绿色建筑代表着一整套新兴运营模式,不仅能节省能耗,同时能带来更多无形的效益。未来受益于此的开发商将更热衷于打造绿色建筑项目,坚持购物中心和商场的绿色健康运营。”张家鹏表示。

《报告》预测,未来10~20年内,在各类驱动因素影响下,中国新建公共建筑将达到基本绿色建筑要求。原因在于,随着绿色环保概念普及,政府对公共建筑的碳排放、节水节能等制定严格指标,而绿色建筑恰能达到这些要求。同时绿色建筑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带给开发商直接经济效益。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13007606916
1322302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