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开山集团转型升级进军高端冷媒螺杆机组

2009年08月28 09:01: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金融危机、出口低迷、内需不振……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装备制造业承受着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的严峻考验,在这场大变局和大震荡中,“转型升级”成为浙江开山集团的重头戏。

转型的路途虽然艰辛,但只要先人一步找准了方向,就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这点开山集团做到了。

开山不但实现了由低端压缩机产品向国内少有人问津的高端冷媒螺杆机组的华丽转身,还让中国的中央空调机组真正有了“空气动力中国芯”。

目前,该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螺杆压缩机制造商,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1~7月,仍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

第一桶金

欲读懂开山,必先了解董事长曹克坚。

与同时代的浙商相比,曹克坚出道的时间稍晚,却是其中为数不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民营企业家。他从浙江工业大学化机专业毕业后,进入浙江衢州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当过工人,做过技术员,也搞过党务工作。1992年,追随大时代的脚步,他毅然辞职下海,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生产压力容器的公司,给当地国有企业提供配套的储气罐。由于订单稳定,企业很快上路,并稳步发展。

三年后,1995年,“不安分”的曹克坚嫌做储气罐“利润不够高”,开始寻找新的机会,恰好此时杭州一家国有企业要生产高温高压卷染机壳体,到衢州来寻求配套,曹克坚于是果断介入了印染设备行业,由此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市场“棋局”变幻莫测,曹克坚又早有“不能永远给人家当绿叶”的想法,他需要一个平台,以实现“从配角到主角”的转变。这样,1998年,曹克坚又一次准备“转身”,在改制过程中陷入困境的开山公司进入了他的视线。

开山公司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国营衢县农机修造厂、衢州凿岩机厂,曾是业界颇具影响的企业。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开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了困境。1994年,开山改制为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到1998年,曹克坚拿出自己的1300万元买下开山40%的国有股时,这家公司已是举步维艰,年销售收入不足7000万元,年纳税额不足100万元,实际月亏40多万元。

自然,曹克坚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父亲给他写了厚厚一本“备忘录”,把开山的财务情况详细分析了一遍,得出的结论是:1300万元肯定会打水漂。认识的人都不懂他为什么要趟这“浑水”?但在曹克坚看来,开山有产品、有市场,真正的问题在于产品没有竞争力。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带领开山走出困境。

“4211”战略诞生

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拉长产业链,进入新领域,开拓新市场,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曹克坚进入开山后的战略定位。2003年,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摸索,凝聚着全体开山人智慧结晶的“4211”战略由此诞生,即四个拓展、二个营销原则、一个目标、一个定位。

四个拓展为:从小型气动凿岩机组拓展至大型钻凿设备;从矿山用空气压缩机拓展至城市工业用乃至所有经济领域使用的空气压缩机;从单一的掘进设备拓展至矿山设备“超市”;从国内市场拓展至国际市场。

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两个调整”,即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通过两个调整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即从传统的产品转向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从一般的机械加工企业转向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装备制造企业。

开山高层敏锐地观察到,掘进机械将从小型气动凿岩机组向更高效、更安全的大型中深孔潜孔钻车、凿岩台车方向发展。开山通过与长沙矿冶研究院等院校合作,成功开发了全气动和半液压两个系列潜孔钻车产品,并迅速量产占领市场,成为集团发展的新增长点,实现了企业向掘进机械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核心制造能力的一体式潜孔钻车开发已接近尾声,开山一举进入这一行业的最高端制造。

而在发展路径上,开山则有意识地走上了一条追求“制造体系完整,装备一流,具备核心制造能力”的道路。在曹克坚看来,当时颇为时髦的“哑铃型”模式并不适合机械制造企业。他认为:“尽管研发和销售也很重要,但机械制造企业不能不搞制造。不仅要搞,而且只要你的获利能力没有受损,运作效率没有降低,产业链能做多长就做多长,并要争取掌握核心部件的制造。”基于此,从2001年起,开山通过并购和自建创办了十几家公司,涉及铸造、压力容器、压缩机、工程机械等众多领域。

冒险上螺杆主机

在开山规模化、系列化生产螺杆主机之前,中国95%以上的螺杆主机都是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螺杆空压机在中国的普及。

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30年前就曾组织攻关螺杆主机项目,指定由业内两家大厂———上海压缩机厂和柳州压缩机厂来做。之后,随着外资的收购,这个行业在螺杆主机项目上的努力几乎前功尽弃。此后,尽管陆续有企业涉足,但始终没有形成气候。

2004年,开山决定开发螺杆主机项目。开山最初也选择了合作的方式,希望借此引进先进技术,但几番谈判后,曹克坚意识到“这是他们核心的东西,人家不会卖给你。”但“螺杆空压机替代活塞空压机是大势所趋,要实现螺杆机在中国的普及,很自然地要把占螺杆机成本大头的进口螺杆主机国产化。”最终,开山下决心自己干。

在与西安交通大学研究螺杆主机专家最初的接触中,“接电话的邢子文教授一开始不相信,说这个项目国内很多企业都想上,但是难度太高,风险太大,你们真的敢做吗?”曹克坚让他来开山实地看一看。

2005年9月,开山与西安交大签订了技术开发协议,就螺杆主机项目达成了战略合作。2006年初,开山提出了“让螺杆机价格大众化”的口号。10月,开山制造的第一台螺杆主机下线。2007年,上海临港开山工业园开建。到今天,开山已经完成了从5.5~355千瓦全系列共18种基本机型的开发,形成了月产2500台螺杆主机的生产规模,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在中国市场上,螺杆空压机的价格也因此从过去的每立方米1万元,降低到了5000元。

据估算,开山在这个项目上的总投入接近3亿元,“购置的设备都非常昂贵,其中一台德国进口的机床价值就超过1600万元”。不过风险越大,回报也越大。曹克坚透露,开山承担该项目的两个公司,今年的利税将会超过1.3亿元。

进军上海临港

在技术上不断转型升级的同时,开山也开始了产业布局的构思。要实现产业的全球性布局,衢州这个平台太小。这时,一个地方跃入大家的眼帘———上海。2006年,开山作出了进军上海临港的重大战略决策,把被誉为“空气动力中国芯”的大功率螺杆主机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设在临港;成立上海维尔泰克螺杆机械有限公司和维尔泰克(上海)压缩空气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大功率螺杆机、离心式空压机、特殊工艺压缩机和膨胀机以及与其配套的干燥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依托上海的人才、技术、区域优势以及海港、铁路、公路、内河、空港的“五龙汇聚”优势,实现开山集团的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三年一晃而过,走进如今的上海临港工业园区,原是一片桃林的海边滩涂,如今已耸立起一座雄伟的现代化工厂。先进的加工、检测设备,宽敞、明亮、整洁的厂房,让人眼睛一亮,而更令人感到振奋的是一台台整装待发的SKK系列螺杆主机———真正的蜚声中外的空气动力“中国芯”,每天都源源不断地发往世界各地。

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山集团上海维尔泰克螺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晓华豪情满怀,“我们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另外4条线的建设,实现年产3万台螺杆主机的生产能力,让更多的人用上节能、高效的好产品。同时抓紧研发,进一步完善螺杆主机的谱系,使开山早日进入国际一流公司行列。”

面临大海,上海临港是开山全球产业战略性布局的一个桥头堡,极目远望,海阔天空,开山已然做好准备,从这里进军海外,实现新的腾飞。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