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多元互补,推动传统能源转型

2015年08月03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在经济增速换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常态下,推动能源革命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发展分布式能源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分布式能源作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国家对此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政策。在此,不妨展看一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分布式能源发展重点: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在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等能源负荷中心,建设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楼宇分布式能源系统;在条件具备的地区,结合太阳能、风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设能源综合利用项目。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以民用建筑为重点,在城市推广太阳能热水、太阳能发电、地热能、垃圾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应用;在城市社区、工业园区、企业等能源消费中心,积极开展分布式风能、太阳能发电、地热能等资源综合利用;在条件适宜地区,大力推动新建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实施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在重要风景名胜区周边、林区、边远和农村地区,合理布局离网式风电、太阳能发电、小水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重点则包括:——光伏发电。2013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部委陆续推出涉及光伏补贴、电价、项目管理、并网等配套政策。2014年,国家能源局下达的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通知中明确提出,全年新增备案总规模1400万千瓦的目标。在利好政策和明确目标的推动下,2014年我国光伏市场总体发展趋势延续了2013年的良好势头。分布式光伏成为我国2014年光伏发展的主要基调。新近推出的光伏利好政策绝大部分涉及分布式光伏,2014年国内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比例也由2013年的30%提高到60%左右,国家对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导向日趋明确。

太阳能热利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拓展应用范围,提高太阳能热利用在热能供应中的替代比例。在产业建设方面,进一步提高产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进全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和制造,支持平板集热器和中高温集热器的研发和生产,加强、完善产业的配套服务体系。在应用方面,拓宽热利用的应用范围,加快太阳能取暖、制冷系统的推广、应用,提高太阳能热利用在建筑节能领域的贡献;推进工业领域的太阳能热能供应,拓展应用领域;进一步完善政策,普及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

分布式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房屋建筑可利用太阳能系统面积合计200.2亿平方米,如果200.2亿平方米太阳能可利用面积中,按照每平方米安装100瓦光伏电池的保守估计,则具有20亿千瓦的安装容量,如果50%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则可以装10亿千瓦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的应用是各类地热能热利用方式中增长最迅速的领域。地源热泵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温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冬天利用地热源向建筑物供热,夏季利用地层中的冷源向建筑物供冷。我国地源热泵目前已超过2亿平方米。2015年,全国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地热能年利用量折合2000万吨标煤。

现阶段,由单一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求,而应由太阳能光热、光伏、水、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燃气锅炉、生物质、风电等多种低碳能源,以多能互补的理念进行系统集成,通过智慧能源控制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因地制宜地选择最适合项目的解决方案,与常规的集中式能源供应模式形成有效互补。这种“多能互补推动传统能源转型,智慧解决方案让能源更清洁”的理念,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降低我国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解决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能源需求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相关解决方案包括:适合低碳社区解决方案、适合农村的新能源示范县解决方案、适合绿色低碳城镇的解决方案、适合综合园区的解决方案、适合绿色生态城市的解决方案等,并随着国家政策导向,不断开发相应的满足用户需求的多种解决方案。智慧能源控制平台采用了“互联网+”的理念,通过将多种能源的数据进行采集并统一接入到能源监控云平台。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13007606916
1322302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