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新型能源与供暖系统结合步伐加快

2009年05月11 13:06: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从2009中国(上海)国际室内供暖系统、热泵及通风设备展览会目前众多报名的采暖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所带来的新型技术可以看出,新技术和新型能源在采暖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研发重点和推广重心转移至新型节能采暖方式。这里归纳介绍两种方式:太阳能和热泵技术。

一、太阳能

太阳能是太阳发出的、以电磁辐射形式传递到地球表面的能量,经光热光电转换,这些能量可被转换为热能和电能。太阳能系天赐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洁净环保、用之无偿等优点,所以,它被认为是最好的可再生能源。

一方面,我国各地区太阳能辐射总量为3340-8400MJ/平米,和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除四川盆地外,绝大多数地区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和美国相当,比日本、欧洲条件优越得多,太阳能在我国有巨大的开发应用潜力;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建筑面积和建筑耗能很大,合理、有效地规划和利用太阳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目前太阳能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主要的应用形式为:(1)被动式太阳房(2)太阳能热水器(3)太阳能发电利用(4)太阳能热泵和空调。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太阳能贮存,可以是日间贮夜间用,即用贮热材料放在窗下或作墙体材料,白天受阳光照射后贮存热量,晚间则将热量释放出来加热建筑物;进一步则晴天贮阴天用,即将太阳能通过集热装置接受后,用水、空气等介质经管路引入水池、卵石床或土层中贮存,阴天仍经管路引出太阳能供暖;再进一步就是夏天贮冬天用,即建大型太阳能供暖系统集中供热站,在地下设巨大的贮热库,把夏天太阳能输入地下,供冬天太阳能供暖作为热源使用。

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利用最成熟的方式,已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和年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一上,其相对成熟的技术与室内采暖的结合为室内采暖提供了新的课题、机遇与发展空间。美国马利、海林风自控设备等传统的采暖企业都原有采暖能源的基础上与太阳能能源应用相结合增强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能耗,给消费者更多的舒适生活与绿色享受。

二、热泵

热泵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1、土壤源热泵(地源热泵),又称地下耦合热泵系统,它通过中间介质作为热载体,使中间介质在埋于土壤内部的闭合环境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热交换的目的。根据地形及空间需求,土壤换热器安装主要分为水平埋管和垂直埋管两种。

2、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抽取浅层地下水,经过热泵提取热量或冷量,使水温降低或提高,再将其回灌到地下的热泵系统,用于为建筑物提供采暖用热源和空调冷源。

3、地表水是暴露在地表面的江、河、湖、海水体的总称,在地表水源热泵系统中使用的地表水源主要是指流经城市的江河水、城市附近的湖泊水和沿海城市的海水。地表水源热泵以这些地表水为热源,冬天从中取热向建筑供热,夏季以地表水源作为冷却水向建筑物供冷的能源系统。

4、空气源热泵是指通过空气换热器与室外空气换热制取冷量和热量的热泵系统形式。

以上四种方式又因为地理环境、设计要求等因素限制和要求选择甚至结合使用。如世博同一个项目中就采用了水源和空气源两种热泵的结合,以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高效节能、美观、保护环境、多功能系统控制管理方便、寿命长等诸多优势,是热泵系统应用的明显优势,越来越引起房产商和消费者、设计师的关注,其应用领域和应用区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热泵及太阳能系统与采暖系统的结合将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环保节能的家居环境,也将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选择,也为节能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保障,让我们期待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2009年8月18-21日的展会现场的精彩展现,体会新技术的便利生活。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