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冷库建设“热”现象 中小型冷库大未来

2015年05月14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在政策鼓励及生鲜食品市场旺盛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作为冷链物流配套核心基础设施——冷库投资建设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相关机构预测,受益于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变化、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提高、食品和物流企业规模化经营等因素,未来十年,中国冷链物流需求有望呈年均15%~20%稳健增长趋势。作为冷链物流配套核心基础设施,冷库建设变得炙手可热。

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改造和建设一批适应现代流通和消费需求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中央和地方财政在各自支出责任范围内,对具有公益性、公共性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2014年《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报告》)。《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建成投入运行的冷库储存能力287.8万吨,其中公共型冷库储存能力约262万吨,占比超91%。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冷库存储能力总计约2411万吨,同比增长约13.6%。

各区域新增库量差别大

《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各区域冷库储存能力和新增冷库量差别不小。《报告》副主编李胜在接受《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新建冷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果蔬等主要农产品产地冷库;一类是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冷库,储存能力5万吨及以上的有24座。从分布区域看,新建冷库大多位于发展基础较差、冷库容量小的中西部地区。

华北地区新增冷库集中在山西和河北省,两省新增储存能力分别为20万吨和16万吨,分别占华北地区新增冷库储存能力的37.9%和30.3%。截至2013年年底,华北五省冷库储存能力合计332.4万吨,占全国13.8%;新增冷库存储能力52.8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18.3%,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东北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169.6万吨,占全国7.0%,新增冷库储存能力16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5.6%,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华东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1075.9万吨,占全国44.6%。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和福建五省(市)分别为425万吨、101.9万吨、92.9万吨、161.9万吨和195万吨,分别占全国17.6%、4.2%、3.9%、6.7%和8.1%。

华中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264.0万吨,占全国11.0%,新增冷库储存能力50.5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1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冷库储存能力分别为105万吨、94万吨和65.9万吨,分别占全国4.4%、3.9%和2.7%。

华南地区冷库储存能力主要得益于海南和广东省。华南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254.1万吨,占全国10.5%,新增冷库储存能力22.5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7.8%,其中海南省新增最多,达到10.5万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南地区冷库主要集中在重庆市和四川省。西南地区储存能力合计136.8万吨,占全国5.7%,新增冷库储存能力38.2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13.3%。

西北地区冷库储存能力合计177.3万吨,占全国7.4%,新增冷库储存能力25.7万吨,占全国新增冷库储存能力8.9%。

李胜透露,去年全国在建万吨以上冷库项目52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入运营后,新增冷库储存能力超过500万吨。未来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崛起和城镇化推进,中西部地区冷库需求会得到提升。

中外资本抢占高地

如火如荼的冷库建设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分析称,冷库投资额虽然巨大,但利润十分可观,仅从租金来看,冷库所带来的利润是普通仓库的3倍。当前包括外资在内的各路资本早已瞄向这一领域,抢占市场高地。

2013年2月,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普菲斯冷链分拨中心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是一座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单体冷冻仓库,仓储能力可达4.3万吨。

另一外资巨头太古集团已在广州、上海、廊坊、宁波、南京市完成布局,根据太古冷链物流负责人透露的信息,太古集团计划2020年年底前在中国兴建13座冷库,打造一个服务中国2/3人口的冷链物流网络。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地区最大、最先进的冷库——太古冷藏仓库已在上海市奉贤区启用。该设施总投资额4.4亿元,可以提供-25℃~15℃的冷藏服务。

按照雨润控股集团“333规划”,未来3~5年,通过新建、并购、整合等方式在全国9大物流区域有选择地布点,构建农副产品物流网络体系,计划今年在全国布局15个农产品冷链园区。润恒物流除在南京和哈尔滨两市投入使用的冷库外,在包头、沈阳、银川市的项目已在建设阶段,在河北、山西、广东、武汉、天津、山东等省市的项目也都已签约启动。联想控股也宣布以冷库和批发市场为切入点,在全国范围内建设8~10个冷库基地,招商美冷已经在天津、北京、苏州、青岛、广州、深圳、上海、哈尔滨、成都、武汉等城市拥有和管理12座冷库设施,总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冷库建设正以遍地开花之势向全国铺开。

国外模式可借鉴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冷库技术取得创新突破,气调冷库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全球冷链联盟上海代表处负责人表示,在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国已经达到了中等水平,但是,中国冷藏库容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目前中国人均冷库容量仅约0.1立方米,远远低于美国的0.36立方米和日本的0.33立方米。在冷库占有率方面,美日两国拥有的冷库总量占到世界冷库总量的约40%。

海博集团投资部副经理接受《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采访时,对日本冷库的运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坦言日本冷库功能齐备,流程合理,全程实现无断链。除有较高水平的技术和设施外,同时非常注重内部运行,通过集约化、高效化的冷链物流管理,确保安全营运,最大限度降低差错率,提升企业品牌和信誉度。

据介绍,日本国土资源紧张,单层冷库成本较大,目前冷库大多为3~5层,层高5~7米。根据储存商品和客户的不同需求,冷库各层的水温设置不同,冷库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较高。在制冷方式上,由于将在2020年实施“脱氟利昂”政策,日本将主要采用氨制冷及氨加二氧化碳制冷两种方式,安全系数高。此外,日本冷库十分注重节能,通过电脑实行自动控温,通过减小冷风机功率、推广新型保温材料等手段达到节能目标。

该副经理坦言,中国冷库在快速发展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规模普遍偏小;管理粗放;利用率低;制冷方式落后;能耗大(运行能耗一般占冷链物流企业总能耗的70%以上);断链现象普遍;部分冷库安装不规范,监管不到安全隐患,这些方面中国冷链物流业确实应向美日等国家学习先进经验。

从事冷链物流的某企业负责人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表示,问题背后反映的是监管的缺失,这么多违规的冷库是如何通过验收的?这一点值得人们深思。冷库爆炸的原因不能一刀切地归罪于氨,欧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氨制冷,并没有出现安全问题,所以监管部门应加强前期设计和后期安装把关。

中小型冷库有未来

据了解,中国各类冷库不论规模大小、功能如何,以往均按土建工程模式建造,其中国有企业占到总容量的2/3,库龄多在30年左右。目前这种冷库在中国仍占主导地位,其建筑结构不合理,不适用现代冷链运作模式,必须进行整合改建和新冷库的建设。

上海冷藏库协会秘书长刘龙昌向《航运交易公报》记者透露,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冷库容量已达563.11万立方米。其中,冻结物冷藏库容量为477.98万立方米;冷却物冷藏库容量为85.13万立方米。在上海,传统的土建式冷藏库仍占主导地位,现代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刚起步,服务功能刚开始向市场化过渡,冷库功能正从计划经济下的“储藏型”向冷链物流型转变。

关于中国冷库未来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可以参照和借鉴国外冷库的现有运作模式以及发展路径。但在农业集约化生产成本日益提高,未来生鲜电商配送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下,中小型冷库需求缺口或许会更大。不管怎样,安全、节能、精准的冷库,必然会受到市场的青睐。(来源:锦程物流网)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13007606916
1322302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