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渠道

十五年风雨 合同能源管理发展最新趋势

2012年02月13 00:00:00 来源:艾肯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2010年4月国务院发文后这一年多以来,合同能源管理这种节能新模式有了长足的进展,知道的人多了,合作的项目多了,成功案例多了,节能服务产业扩张了十几倍。可以说,合同能源管理的春天真正的到来了。目前阶段,我国合同能源管理的整体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预示出几个新的趋势。

1、合同能源管理是市场化方法,但是政府推进将越来越强化

节能工作围绕市场化模式的展开,始终有一个困惑:找市长还是找市场,合同能源管理很纠结。合同能源管理是作为一种市场化模式被引进中国的,西方国家搞节能一直是以企业为主体,是企业的自主行为,政府只是帮忙而已。长期以来,国外的节能活动一直是企业自己在搞,后来发现节能量作为市场资源可以交易流通,于是就逐渐形成了一种市场化的机制。而在我国情况则完全不同,用市场化的方法搞节能我们完全是陌生的,我们建国以来一直是在政府主导下自上而下地搞节能,从未想过还有市场化的方法,并不知道搞节能还能自己不掏钱甚至还赚钱。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这种洋机制引进来,很新鲜,大家从头学起,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

在政府经济的底子上尝试用市场经济方法搞节能,这个“临床试验”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水土不服现象,两种不同体质的机制嫁接到一起出现了很多的“排异现象”,但是好在中国的政府并不排斥这种市场机制,我国是自上而下地“强行”引进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一开始就是“硬引进”,接下来是“软着陆”,事实上现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出在了“软着陆”的环节。国家以财政奖励为手段引进推广,但是市场在磨合过程中却发生了不少的问题,因为有不少市场资源实际上掌握在政府手里,例如路灯,而政府至今也没有拿出一个合理的机制来分配这些市场资源,眼下政府唯一的办法就是招标,但是殊不知合同能源管理由于不使用政府财政所以恰恰是不用招标的。

我国搞节能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大部分能耗大户基本上都是大型国企,象电力、石油天然气、煤炭、钢铁、建材、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巨头,他们的节能指标任务都很重,这些单位搞节能对市场化的方法还不是很习惯,往往是行政命令说了算。如果是真正的搞市场经济,应该是“利润为王”,什么效益好就干什么。但是,节能服务公司遇到的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明明是我出钱出力给你搞节能,却还要拉关系走后门上门推销,给钱的得看要钱的脸色,这种现象在政府工程和公共项目中尤为普遍。例如节能展览会,应该是用能户出钱摆摊租展位,向节能服务公司宣传推广自己,拉他们来给自己投资搞节能,这样才是市场化,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相反,都是节能服务公司去展览自己、推销自己。合理的模式应该是,各省的节能办组织本地区的能耗大户去参展,让节能服务公司去挑选。同样的道理,以往各地招商局、开发区到处办展开会大搞招商引资,其实把节能服务公司招来不就是招商引资吗?据说山西长治最近正在策划组织去香港招商引资,主题就是引进合同能源管理,这样的做法才是对的。

在中国搞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服务公司的趋利性十分明显地表现在向政府靠拢上,一方面要靠政府批工程、拿项目,另一方面要拿财政奖励,由于政府财政奖励往往是层层加码,有的时候相当于利润率,大家都趋之若鹜。节能服务公司“很市场”,谁给钱就奔谁去,但是政府却做不到、也不应该“很市场”,节能服务说到底并不是一个仅靠财政输血就能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的运行机制自生自灭。现在的情况是,节能服务公司既要找市场,也要找市长,大家都要在找市场和找市长的复杂游戏中纵横捭阖,争取如鱼得水。政府方面现在也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就是搞“政府集成”,由政府出面办一个全能型的节能服务公司,采取集成运营商模式统筹本地区的节能服务业务,集成节能技术、产品、服务,出面接订单,然后分包,自己拿提成和奖励。目前吉林省、太原市都出现了这种模式,这或许是一个有效率的方法。

2、合同能源管理解决不了融资难,金融资本早晚要成为领头羊

我国节能服务公司的出身基本上是产品型(供应商型)和服务型(工程资质型)的两种,前者以节能灯、节电器、变频器等居多,后者以节能设计、运行管理的居多,但是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是注册资本在4000万元人民币以下,而节能服务公司的国家级备案门槛只是500万,省级只是300万,可以说是“小小企业”、“微型企业”,仅仅大于个体户。现在全国6000多家节能服务公司中,真正的大企业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没有资金实力的,发展节能服务业务必须进行融资,仅靠自有资金只能做一两单业务,有的今年投进去了,明年、后年、大后年都做不了什么业务,只能等结算后再发展。这个状态完全不是一个企业的正常发展状态,换言之,融资之于节能服务公司,可谓命悬一线,融来了,你就活下去,融不来,你就去死。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真谛就是投资,从根本上讲,没有投资能力就是没有节能服务能力;换句话说,要想搞好节能服务,首先要搞好投资;也就是说,节能服务公司要发展,必须不差钱,而技术、服务等要素都不是要命的,只要有钱,一切都会有。合同能源管理的自身规律是节能服务先要有钱,而节能服务公司恰恰没有钱,他们的“第二主业”就是融资,但他们又恰恰遇上融资难。这个怪圈节能服务公司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跳不出来的。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