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技术中心>学术论文

商用制冷设备的管路设计与布置

2015年10月10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制冷管路是整个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沟通了制冷系统的所有部件、阀件、控制器件及设备,使制冷剂在密闭的系统内循环实现制冷。制冷管路的正确设计、合理布置、严格安装关系到整个制冷系统的性能、运转稳定性和经济性。

1、制冷系统的管路布置

其主要管路分三部分

(1)高压管路——即从压缩机排出到节流阀前的高压气、液管系。

(2)低压管路——即自节流阀出口至压缩机进口的蒸发器、回气管系。

(3)冷却管路——包括冷凝器和润滑油的冷却等水管系。

这些管路与所有的制冷设备阀件、连接件及控制器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

2、制冷管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1)合理选择管径管材,尽量缩短管线长度,以减少管路阻力损失,并防止产生“闪气”现象。

(2)管路中的连接件、阀件等应按系统工作压力选择标准件。各连接件、阀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固定。

(3)制冷系统水平管路,一般沿制冷剂流动方向给以1/1000~5/1000的下斜率。管路布置、紧固应防止振动和传播噪音,同时,应考虑到管路的伸缩。

(4)防止压缩机在启动运行和停车时,液体制冷剂或润滑油流入压缩机。防止管路中出现不必要的“U”形集液弯头,以免导致压缩机“液击”。

(5)当多组蒸发器或蒸发器盘管并联时,供液管路应保证各蒸发器或蒸发盘管得到均匀供液。

(6)防止制冷管路内集油。氨制冷系统在可能集油的最低位置设放油阀或集油器。对氟系统可适当提高制冷剂的流速。

(7)对压缩机回气管路、节流阀后至蒸发器的低压管路,以及载冷剂的管路等均应采取隔热措施,以减少冷量损失。

(8)保持制冷系统管路的气密、清洁和干燥。

(9)当制冷管路通过间壁时,应采取固定(处于不同建筑物时,应考虑建筑物的不同沉降影响),低温管在穿孔内或管外应填充隔热材料,同时做好防潮措施。

(10)所有水平管或垂直上升管,均应保留一定的中心间距。管路中的阀件和连接件的位置、固定方式应顾及装置的操作、维修、检查及拆装,并力求整齐美观。

3、高压供液管的设计与布置

高压液管系指自冷凝器至节流阀之间的供液管。在设计布置上应考虑以下几点。

(1)尽可能减少液体流动阻力,防止“闪气”,保证各蒸发器或蒸发盘管的均匀供液。

(2)为顺利排液,储液器布置在冷凝器之下,其顶部至冷凝器底部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0.5m,并在储液器与冷凝器顶部之间装φ10~16mm的压力平衡管。

(3)在装有回热器的氟系统中,汽、液采用逆流方式,以保证必要的过热度和过冷度,高压液管还应避免沿程受到外界热源的影响。

(4)当蒸发器或蒸发盘管置于储藏器(或冷凝器)之上时,供液管应向上弯过储液器顶面200mm,否则在节流阀前必须设置供液电磁阀。

(5)供液管路中,合理布置过滤器和干燥器,对减少管路阻力损失,避免“闪气”,可起到良好效果。

(6)鉴于制冷机的安全规范,高压供液管路系统必须设置安全释放管或紧急泄氨器,以便应急时将制冷剂及时释放。

4、高压排气管的设计与布置

高压排气管指从压缩机至冷凝器之间的管路,在设计布置上应合理选择管径、管材,以满足工作压力和减少流动阻力的要求。一般管路的压降不超过0.002MPa(0.2kgf/cm2)。

高压排气管在压缩机停车后,其管路内的制冷剂液体和润滑油不得倒流进入压缩机。为此,横向排气管沿流动方向应有一定的向下倾斜度;当冷凝器在压缩机之上时,上升立管下端应设U形集液弯头;上身立管较高时,可在中间设多个U形弯头;对设有卸载和能量调节机构的压缩机排气管,可采用管径不等的双重上升立管,并下设U形弯头;多台压缩机并联工作时,高压排气管侧应设压力平衡管,并在上升或下降立管端部设U型弯头与总排气管连接。另外,压缩机的分油器应尽可能靠近压缩机。为保证系统中的空气或其它不凝气体顺利排出,其放空气管应装在排气管或冷凝器的最高位置。而当多台压缩机并联工作时,不管排管是上升或下降立管,其端部应设U型弯头。

5、低压回气管的设计与布置

低压回气管指自蒸发器出口至压缩机进口的管路。回气管路设计应考虑全负荷下有足够的通过面积,以减小吸气管路阻力,一般总压降不大于0.02MPa(0.2kgf/cm2)。水平回气管路沿制冷剂流动方向应有1/100~1/200的向下倾斜度,并不得出现下凹的弯曲。当蒸发器在压缩机之上,采用回气立管时,应设U型弯头。对设有能量调节装置的压缩机回气管,可按负荷的变化响应流速采用直径不等的双重上升立管。当压缩机位于蒸发器之上较高位置,除应适当提高管内制冷剂流速外,每隔8m左右设一U形弯头。当两台压缩机并联工作时,两压缩机间应设压力平衡管。

6、冷却水管路的设计与布置

冷却水管路指壳管式冷凝器的进、排水管路。对壳管卧式冷凝器均为端部进水。其管路设计与布置,必须下进上出;如果进出水为立管,则出水管应设向上的U形弯头,且使弯头的底面超过冷凝器的顶面。另外,在冷却水管设计时,必须留出管路拆装、检修的足够空间位置,并在进出水管路上装置温度指示,在进水管路装压力装置。氨冷凝器冷却水泵排出端应装压力控制器,当水泵因故停止工作时,使压缩机紧急停车。

7、结语

实践证明,制冷系统管路设计的设计和布置必须严格遵照上述要求严格执行,否则,将会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