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处理防垢技术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60年代初,磁处理防垢技术发展较快,但是人们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电磁、永磁、高频防垢器等统统被称为“软化器”或“软水器”,首先这类软水器被用在锅炉的水处理上,由于急功近利的心理驱使,停止使用离子交换器制水,结果导致多台2~6.5吨/时的蒸汽锅炉发生严重结垢而过热烧坏,结果认为物理性防垢法效果甚差,弃之不用,使物理性防垢法一度消沉。
70年代初、中期,我国燃料供应紧张,要求低压锅炉进行防垢处理,以解决水垢造成燃料过度消耗的问题,物理处理方法又盛行起来,但是由于使用范围定位不当,主要用于蒸汽锅炉而非热水锅炉,再次由于防垢效果不理想而被弃用。
80年代中期,由于我国燃料供应再度紧张,同时我国对环境保护的管理也日益严格,磁场、电场等物理性的防垢技术日益兴盛,各种生产厂家也日益增多,尽管劳动部以劳锅字[1991]7号文指示“慎用高频电(磁)场进行锅炉水处理”,但是由于该法具有不用化学药剂、没有环境污染、费用低廉、管理简单的优势,制造者及使用者与日俱增,至今仍经久不衰。人们在使用该类设备时,经过前两次的波折,非常冷静地对待这类物理性的防垢法,把它用于无蒸发浓缩的较低温的热水锅炉及相应的热交换器上,取得了较好的防垢效果。
因循环冷却水防垢处理的化学用药剂量超过锅炉防垢处理的用药量,工程技术人员把物理性的防垢方法的使用范围扩大到循环冷却水处理。比利时的爱罗盘(EPORO)公司基于磁致垢质疏松而不附壁的现象制成了被称为“CEPI”(塞皮)的防垢装置,并在热水器、蒸发器和小容量蒸汽锅炉安装使用;其他的国家如前苏联、美国也有生产和使用;
进入90年代,因“军团病”的出现,强磁设备对孽生在冷却塔底部和空调用水等潮湿环境下能有效抑制并杀灭军团菌的生长而再度呈现热点,加上我国磁性材料的生产工艺得到很大的提高,使磁场强度大大提高,我国许多强磁生产企业及境外的许多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在空调及相关行业进行市场争夺;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