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新食品安全法助推冷库行业发展 安全隐患该如何防治?

2015年10月28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各地对新法的宣传工作持续进行。新法将农产品销售、食品存贮运输纳入监管,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制度,新法的颁布对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前行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本该为食品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的冷库,却成为许多火灾现场的始作俑者。自2013年吉林长春宝源丰禽类有限公司“6·3”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及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8·31”泄氨事故发生后,截至2015年1月,全国冷藏库行业又发生了沈阳大兴润恒城冷库等7起重大火灾事故,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一时间,冷库安全问题引发关注。那么,冷库安全隐患该如何预防?一旦发生,又该如何应急处理?小编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液氨泄漏事故为何频频发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设备陈旧。液氨的生产、储存、运输等设备缺乏必要的维护检修和更新改造,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管理紊乱。主要表现为:液氨的储存仓库内混放有易燃易爆的氧化还原剂;液氨的装运工具不符合安全运输规定;在运输液氨的过程中不按规定路线行走;未按规定储备急救药品、个人防护器材及堵漏设备等。 (三)违规操作。由于疏忽大意和技术经验的不足,工作人员在液氨的生产、储运等环节违反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了液氨的泄漏事故。 二、液氨一旦泄漏,要注意做好几方面: (一)根据现场情况划分警戒区,处置车辆和人员一般停靠在较高地势和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二)处置人员的应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在处置泄漏或有关设备时,应穿着隔绝式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直接接触液氨时,应穿着防寒服装。紧急时也可穿棉衣棉裤,扎紧裤袖管,并用浸湿口罩捂住口鼻。 (三)应迅速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并加强通风。如是钢瓶泄漏,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尽量使泄漏口朝上,以防液化气体大量流淌。关阀和堵漏措施无效时,可考虑将钢瓶浸入水或稀酸溶液中,或转移至空旷地带洗消处理。 (四)对泄漏的液氨应使用雾状水、开花水流驱散。处置时应尽量防止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 三、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 (一)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断压缩机电源,马上关闭排气阀,吸气阀(双级氨压缩机应同时关闭二级排气阀及二级吸气阀)如正在加油,应及时关闭加油阀。 (二)应将机房运行的机器全部停止,操作人员发现压缩机漏氨时立即停机并根据自己所处位置,在关闭事故机时顺便将就近运行的机器断电。 (三)如漏氨事故较大,无法靠近事故机,应到室外停机,停机后立即关闭所有油氨分离器进气阀及与事故机吸气相连的低压桶出气阀。 (四)迅速开启氨压缩机机房所有的事故排风扇。 (五)在处理事故时,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使氨与水溶解,注意压缩机电机的防水保护。 四、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贴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属于此类设备有:油氨分离器、冷凝器、高压贮液桶、中冷、排液桶、集油器、放空气器、低压贮液桶等。 五、中毒处置 (一)毒性及中毒机理 液氨人类经口TDLo:0.15ml/kg 液氨人类吸入LCLo:5000ppm/5m 氨进入人体后会阻碍三羧酸循环,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致使脑氨增加,可产生神经毒作用。高浓度氨可引起组织溶解坏死作用。 (二)接触途径及中毒症状 1、吸入 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 (1)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2)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3)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 2、皮肤和眼睛接触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三)、急救措施 1、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以上。如在冲洗时发生眼睑痉挛,应慢慢滴入1~2滴0.4%奥布卡因,继续充分冲洗。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应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2、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3、初步治疗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则推荐采取以下措施:先喷5次地塞米松(用定量吸入器),然后每5分钟喷两次,直至到达医院急症室为止。 如果接触浓度≥1500ppm,应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注射1.0g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或等量类固醇。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当病人的情况不能进行气管插管时,如条件许可,应施行环甲状软骨切开术。对有支气管痉挛的病人,可给支气管扩张剂喷雾,如叔丁喘宁。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六、氨中毒的紧急医疗保护与预防措施 (一)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2)、必须有防毒面具、橡皮手套、防毒衣具、胶鞋及医疗救护用的药品,并完好地放置在机房进口的专用箱内。 (3)、为确保防护用品的有效性能,防毒面具,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二)紧急医疗措施 (1)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2)如呼吸困难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呼请就近医生或拨打110。 (4)尽可能地更换衣服。 (5)若液体制冷剂落到皮肤上必须迅速用大量水或酸冲洗(但不能用酸冲洗眼睛)在 氨液未洗净前,不得用纱布遮盖伤处。 (6)让中毒者吸入1—2%的柠檬酸溶液的暖汽体。 (7)让中毒者喝柠檬酸水或3%的乳酸溶液。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