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格兰仕借厂庆造“超级粉丝节”

2015年10月09 00:00:00 来源:中国空调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以构建产业互联网平台连接消费者,把用户变为粉丝,谋求传统制造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重塑价值经济。

开篇语:今年以来,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浪潮下,以格兰仕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成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先锋。

“格兰仕37岁生日马上要到了,这是我们亲手制作的一套西红柿亲子装。”一位叫做“诺诺妈妈”的西红柿粉丝在格兰仕37年生日前夕通过格兰仕食尚帮微信平台,向全国西红柿粉分享了她亲手为格兰仕亲手制作的生日礼物。

9月28日,格兰仕创中国制造先河,首次以厂庆的名义举办“超级粉丝狂欢节”。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浪潮下,作为“中国制造”的标兵格兰仕正借产业互联网重塑中国制造业的价值链,无论是打造粉丝社区,给消费者一个“巢”,还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通和消费者信息互动的最后一公里,格兰仕追求的,其实就是往消费者的需求上,贴近,再贴近。

正如格兰仕总裁梁昭贤所说,转型升级也好,自主创新也罢,格兰仕秉承的逻辑归根结底就四个字:用户至上。

格兰仕G+平台:将消费者转化为粉丝

在京东、天猫上,有不少用户搜索关键词“冰箱”时候,常常加上除霜、除冰等关键词,格兰仕便根据用户大数据针对这部分用户的痛点生产带有这些功能的产品;在南方,由于气候潮湿,空调外机容易生锈渗水,研发部门对症下药,生产出不锈钢外壳的空调,这些空调在沿海地区便卖得特别好。

从2013年开始,互联思维、粉丝、爆款、产品本质这样的字眼开始在格兰仕领导层口中频频出现。直击消费者痛点,回归产品本质,正是这一理念,让格兰仕产品在电商平台上所向披靡,款款火爆。数据显示,今年6~7月份,格兰仕已成为京东电商平台十大畅销变频空调产品的第一名。

“过去,大家以为客户就是用户,用户就是客户,自从有了互联网以后,客户和用户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就像粉丝不等于消费者,消费者也不等于粉丝。”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表示,格兰仕目前秉承的是用户至上、产品为王、规模导向三大理念。用户至上其实就是发现用户需求,倾听用户直接的愿望、诉求、利益,一切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我们现在是要把格兰仕37年来累积的数亿消费者、用户转化为粉丝,把粉丝转化为消费者。”

从最初的粉丝见面会,到“西红柿Family”粉丝社区,格兰仕为粉丝建立了一个属于消费者的“家”。据格兰仕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8月份在G+互动平台上启动的粉丝社区,短短一个月已经聚集了7万人,这些都是格兰仕最宝贵的资源。

西红柿粉、浙江人宠宠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从她爸爸那一代就开始使用格兰仕的产品,如今在她的家里已经有三款格兰仕的微波炉。宠宠认为,G+这样的平台非常好,以后找售后也不像以往那么麻烦,直接在线上就可以解决了。

“G+使格兰仕与消费者的距离缩短到1秒钟。”格兰仕有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点进去,1秒钟就可以链接到格兰仕的云平台,形成的用户大数据可以直接驱动销售、研发创新和售后服务。

携手京东天猫:开放平台共享数据造生态圈

从原来的厂商生产出来产品消费者被动地接受,到现在双向互动,格兰仕尝到了产业电商带来的甜头,不过,格兰仕要做的远不止此。经过携手京东、阿里巴巴等巨头打造大数据云平台,推出高性价比爆款产品、个性化定制产品、互联网专属品牌UU触网三部曲之后,今年三月底,格兰仕携手中科院,重磅推出G+智慧家居云平台,来推动与用户、消费者的直接沟通,让所有的家电产品无缝全接入,构建起自己的一个良性的智能家电生态生态圈。

那么G+到底是什么?它的本质又是什么?

格兰仕家电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李志刚告诉记者,G+对于格兰仕集团而言,是一个战略,而不仅仅是一个APP,一个产品,“它意味着信息化在格兰仕的全覆盖。”李志刚介绍,G+平台正是格兰仕“互联网+”战略的体现。从广度上讲,这个系统涵盖了格兰仕的研发、制造、销售、售后;从深度上讲,既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还包括了西红柿粉丝社区,为全球数亿元的格兰仕消费者筑起一个巢,让他们有了一个家。

“格兰仕是个大系统,分散在这个大系统里有很多零零散散的部分,而G+就像一条项链,把这些‘珠子’串起来。”李志刚表示,G+承载了格兰仕整个公司信息化、互联网化的重任,从产品端,销售端,再到管理端,都可以在这里一站式完成,简而言之,假如一个消费者想购买一款定制的格兰仕的产品,只需要下载G+APP,就可以在手机上看到这款产品目前在仓储、物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今天这款产品是什么状态,在哪个车间都一清二楚。

“我认为的产业互联网,包括了三个方面,云、网和端。云即指大数据,网指网络,而端指的是产品。这三个里面,端是我们最看重的,对云和网技术的利用,说到底是为了端。”李志刚强调,脱离产品的互联网+,是无本之木,在互联网+口号泛滥的今天,格兰仕没有迷失方向,核心依然是围绕消费者来打造共赢共享的生态圈。

大数据驱动: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

走在位于中山的格兰仕智能化新厂区,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记者最明显的感受是,这个体格够大的“中国制造标兵”已经蜕变成“中国智造”工厂。

尽管如此,在追求个性化潮流的今天,从以往的大规模制造转向个性化的定制并非一件易事。李志刚告诉记者,格兰仕的产业互联网战略拟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分为四步走,第一步是在G+平台上初步实现互联互通,第二步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产品,让人们达到对智能产品像对智能手机一样的依赖度,第三步整个供应链条全面信息化、数据化,第四步,以用户大数据为基础实现定制化的生产,即工业4.0时代。

“在目前的条件下,定制其实也达到了,现在是大规模的定制。”格兰仕洗衣机制造本部部长尹怀斌透露,在看京东或者天猫上的评论时,他最喜欢看中评或差评,“因为消费者吐槽的,正是我们产品要改进的。”尹怀斌说,以大家电来说,消费者的个性化一般都是小部位的需求,比如颜色,按钮等等,大部分都还是类似的。他举例称,比如在中东地区,很多消费者喜欢带有热水功能的洗衣机,销往中东的洗衣机便会额外加个热水阀上去,这种定制便是针对区域人群大规模的定制。

与消费互联网以个人为中心、博取“眼球经济”不同,产业互联网更多是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在研发、生产、交易、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寻求新的商业模式,重塑制造业的“价值经济”。

而如何将传统的规模化生产适应个性化的定制需求?格兰仕用模块化智能生产解决了这个问题。格兰仕有一个专门的组件车间,复杂的零件会被装配成不同的模块,小家电、大家电都可按需使用不同模块组成的成品,格兰仕可以通过集中采购、集中研发来压低采购成本,更高效地匹配资源。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