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展会报道 展会新闻 媒体报道
参展企业 制冷装备及家用电器整机 参展企业
展会指南 展会概况 展商及展位 参观日程 活动日程 展会交通 现场及周边服务 专业观众 下载专区
民权
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走进园区 领导关怀 项目库 新闻动态 企业风采
民权县人民政府 民权新闻 政府采购 优惠政策 社会保险 驾驶员服务 非机动车服务 社会救助 机动车服务 疾病防控信息 其它 医疗保险信息 高中 劳动仲裁 学前教育 小学 计划生育信息 供电服务 中学 供水服务 医疗机构信息 医疗信息费用信息 高等教育 专家信息服务 特殊教育 招商项目 投资环境
基层动态 乡镇动态 单位动态
旅游资讯 游在民权 旅游资讯 办事指南 政策法规 名胜景观 旅游培训 旅游企业
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之窗

格力扩展制造版图 机器人研产销已入佳境

2015年08月21 09:48:14 来源:中国制冷网
客服电话:0371-60957609

中国制冷网】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为家电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历史性机遇,过去二十多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产业依赖于人口红利的释放和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在这一传统优势给所有制造企业提供的动力正在衰退,中国的制造产业必须从低端化加工向更富价值的品牌化带动、技术化驱动、文化型输出等层次进步。

格力注塑分厂自动化车间

在全球制造领域内,中国的家电产业已经确定了主导型竞争地位,今年格力进入全球上市公司500强向世界打开了中国制造的一扇窗。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与格力自身的战略路径可谓是不谋而合,一直以来,格力希望不断通过庞大的资源投入,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

现在,格力的制造版图又得到了扩展,自动化机器人的自主化研产销渐入佳境,这对格力乃至中国的制造产业是一种莫大的推动。事实上,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这两大路径想要切实落地,自动化机器人是重要支点。

两版自动化规划方案

罗马从来不是一天建成的,早在三年前,格力就开始对机器人应用及其自主性的研发进行了规划,这一步走在了其他家电企业的之前。据格力电器高层透露,2012年底,格力就出台了第一版自动化规划方案,当时计划通过三年的时间即到2015年底之前投入38亿元对格力电器所有生产工厂进行自动化升级和改造。其中在对机器人的自主化研发和生产上,更是不设资金上限。

在过去的两年中,格力在自动化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应用上的投入每年都在10亿元左右。庞大的投入和坚持不懈的自主研发让格力在机器人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据赵志伟透露,50-80KG负载机器人正在进行最后的试制测试,同时,年内将实现150KG以下机器人全面自制

“整个集成方案的核心内容都是我们自己在做,我们也尽可能地实现对机器人所有部件实现自产”,格力高层说。据了解,格力的机器人已经实现了量产,今年每个月的产量在100台左右,绝大多数是应用在格力自己的制造工厂之中。

现在看来,格力的第一版规划已经提前实现。格力相关负责人谈到,后续发展的第二版规划也有了初步的轮廓。该规划的主要内容就是在2017年,包括机器人及其集成应用、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及数控机床等在内的产品对外销售额能够达到30亿元。

受制于产能,格力现在的自动化机器人是供不应求。所以,产能提升成为了格力在机器人生产上另外一项主要工作。据悉,格力正在珠海和武汉兴建两个智能装备产业园。随着后期这两大产业园的竣工及量化投产,智能装备也将成为格力迈向2000亿元销售规模极其重要的一环。

自动化设备实现智能控制

机器人的大面积普及应用对格力生产线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期格力的自动化生产程度只会越来越高,由此而带来的应用难度也越来越大。“自动化生产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同步实现产品设计的自动化改造和模块化改造,产品设计不能有所调整,或者没有进行配合式的调整,自动化就不容易实现”,格力相关负责人说。

4250T冲床机器人面板线体

这还仅仅是一个方面,生产线的布局、作业流程等等也都将因此而发生变化。自动化应用,带来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发生偏差,况且,格力本身对产品品质的管控就很严格。因此,在今年的6月份,格力电器专门成立了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协调自动化生产各个环节的同步调整。格力相关负责人还说:“我们大概有二十个品类的产品系列和六大零部件基本体系,要全面进行整个标准体系的重新梳理”,这是一个复杂而却又容不得丝毫差错的系统化工程。

为了进一步保证自动化机器人有序布局,格力还正在策划自动化设备的智能化监控。“我们要是对自动化设备实现智能监控,在我们自己的手机上可以实现对所有自动化设备状况的基本了解,包括我们未来的联机加工”,格力相关负责人提及,在今年10月份,智能化监控的工作可以初步完成。这也使得格力向无人化工厂又推进了一步。

而且,智能化监控不只是在局部工厂,在明天春节之前,将实现集团化的扩展。“目前已经进行调试,,按照计划第一批样板机台在10月底完成铺展,春节前在集团层面完成这个工作”,赵志伟在接受笔者的访问之前,就在参加该项工作的内部碰头会议。

机器人使得格力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更为关键的是,正如这位格力负责人所言,这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最大险地了降低了对人的依赖,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这也使得格力电器的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不会因为自动化而淘汰任何人

用机器去替代人工,是中国制造后期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工业4.0想要实现的必要条件。近三年来,格力的自动化机器人应用给格力自身带来的变化非常显著,据格力高层透露,从2013年至今年6月份,通过自动化机器人及设备的应用,实现了近6000人次的岗位替换。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岗位被机器人替换出来之后,格力并没有因此而辞退任何一名员工。格力高层说:“我们不会因为自动化而炒掉任何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给予工人不断的训练和培训,我们有格力学院,把员工向班组长方向去培养,向技术工人去培养,哪怕你是一名普工,格力也会给你一个职业发展的通道”。

所以,随着机器人的大面积普及,格力的人员结构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事实上,机器人设备本身也需要一定的人员去管理、操作和维护。在格力现有的员工中,研发人员的占比越来越高。而且从2013年至2015年,格力还扩大了模具、自动化制造等部门的规模,这两大部门的总人数超过了1600人,其中大量的员工都是从其他岗位转化而来。

尽管格力还在扩大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但对新鲜血液的补充却反而在进一步强化。今年格力再次招聘了1500名大学毕业生,在这批新人中,全部是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及硕士以上超过了350人,其中近1000人全部补充到研发系统,至此格力的研发和技术人员的总人数将达到9000人左右。

机械手

员工的福利、工作环境因为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而得到了再次的提升,董明珠曾经讲过,近年在格力,即便是最基层的员工年薪也要达到10万元以上。除了格力电器旗下各类产品市场销售的不断扩大之外,内部效率的提升也是关键,这个过程中,机器人应有的作用就全面展现了出来。近年来,格力不仅人均产值大幅提高,产品的品质管理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更为重要的是,机器人让格力的制造升级转型有了一个新的支点。

自动化机器人推动格力制造转型

如果不是进行自主研发和制造,格力还真的不一定会完全了解机器人产品的市场价值。据其透露,格力应用自己生产的机器人所节省下来的成本平均每台至少可以有50%,而且由于几乎是根据格力的生产线定制,效率也比外部采购的机器人要高出20%。

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成为大势所趋的环境下,国内制造产业对机器人的需求规模只会越来越大,后期的市场空间非常值得想象。只是囿于产能和格力自身的需求量较大,短期之内格力机器人难以出现规模化的市场销售,但这并不妨碍机器人成为格力制造转型的推动力之一。

机器人已经成为格力制造业布局的一根重要触角,反映了格力向装备领域转向的战略思路,在向更为广阔的制造领域铺设的过程中,机器人产品的应用范围也就不仅仅是家电产品的制造,事实上,包括格力现在的机床、模具等产业的布局,都把国际化作为了一种发展方向。

“格力要从单纯的家电制造向装备制造进行产业拓宽,或者说叫产业的下沉,产业要沉到这种更加基础性的制造领域,但不是做普通的产品,而是做这种智能化、高端化、自动化的产品”,格力高层的这句话,清晰地表到了格力电器未来的发展之路。


微信公众号


个人微信

0371-60957609
13007606916
13223029089


电脑版

河南民权制冷装备博览会 ©2019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15093426573 / 0371-60957608)

房车 房车网